102 初见窦氏(1 / 2)

加入书签

石老太君看着这犹不自知错误的儿子,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了,他这执拗的毛病,只怕是改不了了。

石老太君也不想因为这些琐碎的事和儿子闹不愉快,所以便道:“这一次你给嬿姐儿大办生辰宴,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可令姐儿就紧随其后,我一直等着你到了今日,不得已才出面给她办。你问过一句了吗?你不愧疚也就算了,反而来说我的不是,你便是这么做父亲的吗?若是我这做祖母的再不给孩子撑面子,让令姐儿以后在府中怎么过?”

这可是明明白白的宠爱庶女,还怕不够显眼的?这会子还来和自己讲道理?

“母亲,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着让您对两个孩子能一视同仁而已。若是您一视同仁,儿子也能做的公平些不是?”自知理亏,他可不敢拿生日的事情做文章,只能委婉的开口。

“怎么能一视同仁?一个是我们府中嫡出的女儿,一个便是庶女,难不成你父亲以前对你姐姐、妹妹和三妹妹是一样的不成?还是你和你三弟是一样的?我们这样的人家,规矩最要紧。”在此事上,石老太君不打算和儿子妥协,否则后患无穷。

嫡庶有别,可能当下在定国公府内里不是很明显,可总还是有的,起码在外人眼中,嫡庶有别这四个字还是相当要紧的。一个没了嫡庶差别的人家,总是会被人诟病,最好的便是能把庶子和庶女给予良好教养,可是在物质上绝对还是有差别。

“在儿子心中,嬿姐儿和令姐儿一样都是嫡出的女儿。”赵仲康这话中就有试探的意思在里面了。

石老太君不傻,自然也听出了儿子的意思,可是当下她却绝对不会开这个口子,今日要是同意了赵嬿婉和令姐儿一样,那明日这吕氏就和李氏一样了。

“胡闹,这府中什么时候有了以庶为嫡的规矩了?你如今越发的糊涂了,难不成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老子要是还活着,只怕早就拿家法了。”石老太君猛拍桌子,当真是怒不可遏。

“你这么大的人了,居然不如令姐儿。前头她还在劝我,不要给她摆什么生辰宴席,说是还在孝期,说不得要被人诟病。再三劝了,我才答应只摆素宴,这也不是为了旁的,只是为着不让府中的人笑话罢了。”

“什么笑话?”赵仲康懵懵懂懂的,只想着母亲不能体谅自己,如何能去体谅母亲话中的意思。

“罢了,这些事对你说了等于对牛弹琴,你且回去吧。”

老太君把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搁在桌子上,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只冲着儿子发火道。

赵仲康急忙告辞退下,母子两个又一次沟通彻底失败。也让石老太君对着儿子彻底的失望,越发坚定了等李氏过了周年就给赵仲康娶继室的想法。

初十这日一早,李家早就安顿人来下了帖子要请赵令仪花朝节这日过府。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收到了请柬以后,一直以来都不曾出去应酬过的石老太君居然说是到了那日要陪着赵令仪去定远伯府,且让人给李家送了拜帖过去。

府中的人多少都有些惊讶石老太君忽然做出的决定,毕竟,之前就算是二太太还活着的时候,石老太君也不曾主动要求去过定远伯府,如今二太太都不在了,老太君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尤其是赵仲康,他现在可是很不乐意和李家搭上关系,偏偏母亲还上赶着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母亲可还当自己是亲生的儿子?这样的给自己没脸?

难道自己家里过个花朝节不好吗?府中现在女孩子也不少,过节也能热热闹闹的。

最不济难道不能去舅舅的定襄侯府?最起码那府中还能有老姊妹们一起说说话,也不是比去外人府中好多了?

再说了,昨日不是还说要给令姐儿过生日?怎么今日就决定去定远伯府了?这生辰宴席是摆还是不摆了?

石老太君却不管这些,既然已经决定了,自是要去。

花朝节原本是女孩子的节日,但是石老太君却决定连二郎一同带上。

二郎内心也很想去定远伯府,如今得了祖母的话,那里有不欢快的。其实自从去年十一月,二郎在定远伯府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对定远伯府的生活念念不忘,尤其是定远伯府的学堂,他总觉的比起自己府中的要好的多,私下还曾想过,要是能去那里读书可才好呢。

四妹妹也帮着自己问了舅舅,舅舅说是父亲允许才能去,可父亲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要说起自己要去定远伯府就生气,更别说要常驻在定远伯府了。

可是府中的学堂里头人本来不多,除了自己兄弟几个,还有旁支的几个子弟,都不是上进的人,先生也没心思教书,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是耽误学业。而且,自家私塾的这位先生学问也不能与定远伯府相比,长此以往,自己怎么能不被耽误?

罢了,祖母最近经常会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去定远伯府,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和舅舅府中的表兄弟们多接触总是好的。

到了定远伯府中,果然就已经预备好了酒席,说是给赵令仪庆生。

不过让赵令仪和二郎意外的是,原本应该算是家宴的酒席上,出现了两个不认识的人。

一个大约四十来岁的样子,打扮的说不上华贵,可却得体大方,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另外一位差不多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却梳着女儿家的发饰,显然是还没有出阁的。

她和前面一位的面容上有三分像,打扮上也都是得体大方,给人安逸舒适的感觉。两个人的衣衫首饰能看出来,都是以前的款式了,质地也算不得好。

看起来大概应该是家道中落的贵族之女,教养不错。

赵令仪都有些好奇了,这是谁家的姑娘,怎么到了这般年纪还没有出嫁?好像不记得舅母有这样的亲戚。

不过有些事也难说,舅母这边自己虽然知道一些,可更多的还是不知道。左右也是不相干的人,不必搁在心上。

施氏笑着为石老太君和赵令仪两个人介绍了,说年长的女子是吴窦氏,是淮安候府的姑奶奶,而年轻的女子是她的侄女儿窦氏静则。

老太君便笑着和二人打招呼说话,这年轻女子虽然有些拘谨,可却也应对得当。

赵令仪暗暗观察着她,而且发现,这年轻的女子也在偷偷的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石老太君又特意把二郎唤进来见了吴窦氏和窦静则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