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胃痛(1 / 2)

加入书签

1.病因

本病又称胃脘痛,俗称心口痛,是指上腹中脘部位疼痛为主的病症。本病是常见病之一。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均可引起胃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外受寒邪,过食生冷,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或情绪郁闷,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以至于引起胃腑气血郁闭,凝滞不通,或胃腑虚弱,通降失常,不通则痛。

2.症状

胃脘部疼痛,有的突然发作,剧烈疼痛。有的隐隐作痛,缠绵不体。多数患者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久之出现头晕、精神不振、乏力、失眠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急性胃炎发病较急,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不适或恶心呕吐、腹揭。慢性胃炎常有隐痛和发胀的感觉,食欲减退,并常有饱满感。胃溃疡一般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开始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饭后三小时左右发作疼痛,进食后,一般可缓解一些。胃溃疡的压痛点多在上腹部偏左,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压痛点多在上腹部偏右。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痛,一般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胃痛,一般拒按、嗳气、吐酸水、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虚证胃痛,一般上腹部隐隐作痛,并且喜按喜暖,进食后,疼痛可缓解。

3.治疗

(1)准备:患者取俯卧式,腰带松开,闭目,全身放松。

(2)取穴:至阳、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承山等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