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九回 子午谷(1 / 2)
长安靠近秦岭之处有一小城,名为杜陵。这个小城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僪、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因为毗邻秦岭连绵不绝的险恶地势,使得这里历来土地贫瘠,不适合大规模的屯田垦荒,因而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也多是依靠入山打猎填补生活所需。
但是在数十年年前开始,杜陵却渐渐开始生机勃起来,原因,便是在于杜陵以南的那个谷口,一个名为子的山口。
关中往来汉中,自从春秋战国时代,五丁开山,修缮栈道,是从斜谷,箕谷开始往南,沿着岷江直入东西两川,这一路上虽然也脱不了蜀道艰难险恶,但毕竟也可以算得上是秦岭以南少有的好走的路了。
历来从两地行走的客商百姓,也多选择的是西面的斜谷道口,所以,杜陵以南的那条道路因为更加难以行走,而且道路太过狭隘也没有经过多少开发,又鲜有人走动,甚至都不为县官所重视。
但是自从中平年中,黄巾之乱掀开了整个乱世的序幕,从董卓入主洛阳开始,诸侯混战天下涂炭,昔日富庶的关中、司隶的土地几乎都被这些西凉军阀弄得仿佛人间地狱。关中的百姓为了避开残暴的军阀统治和剥削,大多拖家带口的逃离这块世代居住的肥沃故里,而汉中依靠秦岭相隔,更是关中百姓选的逃难之地,为了走竭尽避开李郭的封锁,子午口谷道本不被人重视的这个艰难小道一时间便成了众人眼中逃生的坦途。
三国志上便曾明确记载过,“关西民奔子午谷数万之众”。数万人南迁便是通过这条小道,也是因为当时李郭大力防备百姓潜逃出境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西面斜谷蜀道入口中,百姓不得已,才选择这条更加险恶的道路。
世上本无路,人走得多了自然而然便踏平了路。数万人的步伐,让子午谷许多艰难的地势,也终于变得平坦了许多。子午谷全长六百余里,北口名为子,距离长安不到百里,而杜陵就是严守在子口方向的小城。南口名为午,而最靠近他的地方便是石泉。
战乱为其他的地方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是对于杜陵来说,大量携家带口的关中百姓流入汉中都需经过此处,却给这个小城带来了巨大地生机。从关中逃难的百姓,多是举家而来。携带的更是全家积累的财富。数万人中只需要在此地一人吃上一碗面,那么累计在一起的利益足够让这个小城进入飞跃的展之中。
而同时,也因为这里地人看到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对于子午谷的开发显得更加的卖力了。
当然。子午谷一直被弃用那么多年。本身也是因为他地地势太过险恶。大量百姓通过这里涌入汉中。汉中张鲁自然也是知道有这么个地方,但是随着李郭之乱以及马超被夏侯渊平定平定。局势稳定后斜谷蜀道重开,大多商客又将行程放在西面。子午谷这边又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而汉中易主蜀汉建立之后,蜀汉和曹魏对立是最最水火不容的,两边的贸易往来越发的稀少了起来,就连斜谷大道都衰落了下去何况这区区的子午口谷道。
然而近日这条谷道有热闹了起来。数千红衣赤冠的士卒拖着破烂的衣服和武器从刚这条谷道走了出来,时间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数百年前。当时正是‘刘项相争‘的时期,刘邦被迫前往汉中就任汉王,正是从子午谷通过,道路的艰难激发了汉军士兵对抗项羽的决心,最终,他们杀回了关中,夺取了天下。到了东汉时期,汉中太守王升专著《石门颂》,赞扬子午道对汉军士兵士气的激发:‘高祖受命,道由子午,兴于汉中……‘
不过此汉非彼汉,打马立于众军之前的汉子身长九尺,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将一杆方天画戟抗在肩上咧着嘴叫唤着让士卒快一点。
“得了鄂焕,谷口只有这么大再叫唤也没有!!!”一旁一身土灰邋遢的王平毫无形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对着在马上的鄂焕不满的嚷嚷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