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登门明报,初步审核.(1 / 2)

加入书签

香港岛,东区。

下午,天朗气清。

湛蓝的天空,白云舒卷,清风轻拂,鸟行振翅,高翔天地,雀鸣朗空,把东区街道衬托得无比之美。

艳阳照射下的明报大楼,银光闪闪,清晰的从枝叶浓密的榕树背后一点点渐露峥嵘。

明报创立最初是在中环,然后再变迁,随着报纸业务的发展,湾仔谢斐道399号的社址显得太狭小了,1966年9月19日,搬到东区北角英皇道651号的南康大厦,先租用十楼全层及地下半层,后又陆续租用了两层,地下和二层放机器,十楼是编辑部,员工餐厅在顶楼。到现在73年已经发展的更加壮大了。

明报大楼前门。

李若彤基于好奇,也是无聊,紧紧的被赢病己拖着手仔,四手空空的走过去。

经过门岗,执勤的老保安虽然已是满脸的风霜,但一身崭新的保安制服却异常整洁。

虽说这里只是一间公司大楼,站岗执勤也经历过几百个昼夜,但老保安也不敢丝毫马虎大意,展现着一种独特气质与韧性。

赢病己朝他温和的打了个招呼,并示意自己没带其他多余的东西,礼貌道:“你好,老先生,我是来投稿地。”

老保安起先先是讶然赢病己的年轻,觉得小小娃娃,毛都没长齐吧就写小说了!?虽然心里是那么想,不过明报自有专门的审稿人,稿子好坏还轮不到他评论,只要人没什么问题直接放人就行了。

因而提醒了几句,便放过两人了。

赢病己携手李若彤冲老人微微一笑,向明报大门,龙行虎步,潇潇洒洒走去。

,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59年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创业初期,异常艰难。靠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勉强维持。

60年代大陆政治变局为金庸的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此时推出社论,特别是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社论。1962年,受“大.跃.进”影响,内地有大批人员偷渡香港,被香港警方堵截于上水梧桐山。由于事件敏感,等报都不予报道,却“莽莽撞撞”,大声疾呼,从是年5月12日起,几乎每天都作头版全版报道。此后给自己定位“一份为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1962年7月销量跨过3万份。到1963年,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

“言论独立”的形象在圈内赢得清誉。特别是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满足了香港人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需求。六七十年代,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从此,金庸成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偶像。

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金庸1966年创办,自任月刊总编。后胡菊人出任总编,长达十三年。胡菊人将经营成一份综合性的高水准读物,形成了一个全球高级学术刊物。

1968年,又创办,经数年发展,也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最权威、销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的娱乐周刊之一。

后世的成就自不必说,许多著名专栏作家宁愿牺牲稿费都要来这里镀金便可见一般。

不过事实上,早期头版头条几乎都是猎奇、**的社会新闻,以凶杀、奸情、女色等内容为主,字号很大,标题很醒目,以夸张的形式吸引眼球——

少女单恋成狂,鲸吞滴露命殒??

**男女艳窟做-爱

惨遭炸药定时爆杀,两人下体同被炸碎

零沽爱情吞响尾蛇,艳女身旁男子昏绝

在这些标题之上常配有“人间花草太匆匆”“暮去朝来颜色故”等诗句作为眉题。副刊“银百合”也充斥着“女明星的性-生活”“性-犯罪”等专栏文字。

为了增加读者,还推出有奖填字游戏、先送报后收费等活动。他们处处想迎合市民,格调并不高。查良镛的社评时断时续,一般只有几百字,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香港报界有一句老话“挨得就得”。如果说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支撑起来的,诚然没有错,最初的三年,武侠小说、马经、电影消息以及他短小的评论,对香港新闻的详尽报道,都算是特色。被誉为“铜笔铁算盘”的沈宝新也在不断摸索、改变报纸的经营手法,拉拢广告客户。他说自己是“顶硬上”,印刷、发行、广告一脚踢,第一年有过每天工作十八到二十小时的纪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