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锤定音(2 / 2)
杜葳蕤说完,向着几个人深施一礼,带着阚张氏和张青转过身去,走了大唐之中,看见了李恪在那边,杜葳蕤的脸色微变,目光在李恪的脸上停留片刻,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轻掠过,然后翩然而起,衣袂偏误,消失在李恪的视线中,
李恪看着杜葳蕤的样子,分明是要对自己说什么,但是在众人面前,又那里有她说话的机会,。
李承乾和李恪都端坐不懂,李道宗抻抻懒腰,道:“这门差事,也好算是结束了,当真是比打仗还要累。老子西祠可是打定着力,西祠再有这样的事情,老子是绝对不会来的,让那些什么郎中啊,侍郎啊,来这里陪着你们审案、”
”江夏王真是客气,说起威望,在刑部之中,还有谁的威望,能与你相比,陛下让你来,是陛下认为江夏王能够替他处理好这个棘手的问题。”孙伏伽笑道。
这二个孙伏伽红安当着是一个会说话的人,明明是一斤耻辱的事情吗,但是在他的眼中就一下子变了味道。
魏征道:“孙少卿有何打算,可说出,我们也做好准备才是。”
孙伏伽叹息了一声,道:“魏中丞,你现在也看见了这桩也真的是不好审,现在真相大白,就是当年杜伏威悬谋反之事,纯粹是子虚乌有,但是若是真的按照律法而为,我怕是不但是和i河间郡王的威望一夜之扫地,就算是必陛下有不满之意。”
魏征笑道:“这里还不是有两位陛下吗,还是请他们说说对于此事的处置可好。”
几个人将目光都压在了李承乾的和李恪的身上,李承乾正要说话,被列克一把拉起,向着孙伏伽三人开口道:“几位使君,今**们为主,我和太子殿下不过是客而已,怎么可以喧宾夺主,既然是三思会审,还提什么皇家颜面,我大唐开开疆拓土,日后说必定有多少边塞之人,成为我大唐的内臣,哪里有内外之别,就将此案作为大唐以正视听的经典而已。”
李承乾被李恪提醒了一下,马上就醒悟了了过来,他们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亲王而已,虽然是大唐身份高贵之人,但是正是因为身份高贵,这一言一行可才是要在意才是,很多事情,可不是自己可以轻易的发言才是。
沉吟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道:“国有国法,律法之内,皆是约束之人,按照律法的规矩处置河间郡王,至于是法外施恩,那就是父亲的事情了。”
李恪也一拍案子,道:“太子所言极是,我也是这般想着,若是不依法行事,我大唐的基业,就都被这些权臣勋贵腐蚀,还会剩下什么?诸位,不必揣摩上意,父亲比、气度恢弘,若是你们犹豫再三,会姑父父亲对你们的一片期望。”
“好,两位殿下今日看来,不但是明晓事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平和中正之心,这才是我未来大唐君主的威势,臣为大唐庆幸,为陛下庆幸。”魏征站起来笑道。
李恪已经完全打乱了对于这位大唐著名谏臣的印象,若是说到把我时机,恐怕是没有几个人呢比这位魏大夫把握的更好,果然是和李世民是鱼水情深,这劝谏也是要讲求艺术的,
为什么李世民对于魏征就算是很生气,终究是没有杀掉魏征,最关键的是,魏征摸透了李世民有一颗要成为千古圣君的心,所以屡屡劝谏都会得手。
李承乾和李恪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开始告辞几个人,要要回到自己的宫中,等到两位殿下各自离开之后,魏征才缓缓的道:“太子迟疑,蜀王果决,这日后我们这些做臣子恐怕是有的忙了。”
李道宗和孙伏伽仿佛是没有听见一般,但是他们的眼中都闪过了一丝思索之意。
正是五月天,春风温煦,暖暖的照在脸上,虽然是天色渐晚,但是放眼所见都是一片苍翠,在长安城的宽敞的大陆两边,是粗大的杨柳树,柳叶初绽鲜翠欲滴,嫩黄色的绒毛,春意盎然。
李恪缓辔而行,心神舒适,杜葳蕤的托付的事情已了,他的心情也好了很多,那个黄毛丫头,还真的很有有几分斗志,足足的从草原上跟随着他一直追随到长安城中,也真的是意志坚决之人。
想着那个笑颜如花,欲怒还羞的羞涩样子,李恪的心一时间翩然而去,不知道飞到了何处。
太极殿中,李承乾和李恪站在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手中拿着的正是三司会审之后,孙伏伽上奏的关于处置李孝恭的奏章。
看见李世民拿起又读了一遍,李承乾和李恪心中都奇怪,李世民为什么要如此的谨慎。
“你们也是看过了这封奏折,三司会审杜伏威和阚陵确实无辜的,如何处置成为三思会审的要点,你们看应该如何处置此事。”
李承乾心中大定,原来是父亲果然是要问起这个问题,幸好是昨日他早就有了准备,道:“父亲,杜伏威是你亲自招揽的,但是被李孝恭所诬陷,死后江淮子弟动荡不已,江淮子弟那是我大唐粮食的来源,也是大唐文官的来源,若是能为杜伏威平反贬责河间郡王,按照律法惩治河间郡王,那么朝堂之上,一定是风气清正,没有人在去行诬陷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李承乾这段时间成熟了不少,看来是虞世南功劳不小,看了一眼,道:“恪儿,你呢?”
李恪皱起眉头,他不是不赞成李承乾的话。但是他心中想着的是李孝恭走出公堂之时的洒脱身影,道:“既然是诬陷之罪,自然是要治了河间郡王的罪责,但是是李孝恭李孝恭识人不明,办事不利的罪名,而去侵夺他人的资产,也必须是由河间郡王还给杜家阚家和王家,若是已经无法偿还资产,必须由工部出面加以衡量,至于是其他的责任,李孝恭虽然是诬陷大臣,杀死大将,但是无取死之道,开国之初,大唐功臣多时勇猛之士,多有不轨之举动,我建议父亲,三司会审之结果,可以公布于众,必须要大张旗鼓为杜家昭雪。”
李恪说完,偷偷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脸色阴沉,显然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和李孝恭可以扳平的机会,但是在心中他还是倾向与李恪的想法,大有深意地看了李恪一眼,道:“恪儿,你这一年中,在军中的历练真的是没有然我失望,你说的对,正是河间郡王虽然不是从前我在秦王府中的书信,但是我仍然是要特赦他,但是他犯下的过错,朕也会让他用金帛赎回。”
“至于是杜伏威和阚陵,朕也不和i让他们白死,朕会昭告天下,他们的冤情,朕也会为他们昭雪,同时会抚恤他们的后人!”
李恪想要说什么,但是还是没有说出来,杜伏威家中被囚禁五年这些事情,所应有的补偿应该如何算,但是看看李世民的正是高兴的时候,将话咽了下去。
看来高傲如李孝恭的豪爽汉子,日后就算是李世民不惩治他,但是在民间的郡望如此,他心中一定是为之郁结,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看见两个儿子对于此事都已经不在说话,李世民站起身来,道:“随我到正殿去,今日是我大唐君臣商议如何安置突厥子民的问题,。你们一个是大唐的储君,一个是亲自经历难过大唐和突厥的战争的皇子,你们都过去听听,看看诸位臣工的主意如何,也好为我出一个主意。”
两人跟随着李世民来到了正殿中,李恪放眼望去,足足有一百多人的样子,貌似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已经来到了这里,从突厥战败投降已经是一个多月,看来即使大唐有江南和淮南的粮食作为支柱,也有颇为吃力的感觉。
李感觉有一道目光注视着自己,转过头去,看见了一个他好久不见的人,而已昔日的落魄样子已经悄然不见,出现在李恪眼前的是举止从容,儒雅端庄的监察御史。
昔日池中鱼,今日凤池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