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习人情(下)(1 / 2)
第二十三章习人情(下)
2018-04-15 作者: 魏凤莲;余春荣
第二十三章习人情(下)
悟之道:
一个人左右逢源是有秘诀的。Www.Pinwenba.Com 吧要想有好人缘,就要在平时注意维护关系,要投其所好,广交际,善结缘。
三、做长人情
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但是大家都喜欢,并不代表你一定要成为完人,况且这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成为完人。要想大家都喜欢,首先,不要故作高调。故作高调的人,他的朋友必然会少。其次,不要骄傲,所有的骄傲其实都是一种虚弱的自我伪装。再次,爱慕虚荣更是要不得,会让自己损失惨重。最后,不要委屈自己去取悦别人。如果这样的话,好人缘也没有什么意义。你可以通过投其所好、人情练达来获取好人缘。千万不要过于精明,毕竟水至清则无鱼。
(一)天下没有一次性人情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做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再给他帮忙;他去施恩,大概也没人愿意领受他的情。要知道,天下没有一次性人情。
1.平时就要多烧香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遇到某种困难,想办某件事的时候,想找个朋友帮你解决,却突然想起来: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没有去;本来可以关心他一下的,却没有表示。现在有求于人家才去找,会不会太唐突了?会不会遭到他的拒绝?在这种情形之下,你免不了要后悔“平时不烧香”了。
有这样一个寓言:黄蜂与鹧鸪因为口渴,就找农夫要水喝,并答应付给农夫丰厚的回报。鹧鸪向农夫许诺,它可以替葡萄树松土,让葡萄长得更好,结出更多的果实;黄蜂则表示,它能替农夫看守葡萄园,一旦有人来偷,它就用毒针去刺。农夫对它们的话并不感兴趣,对黄蜂和鹧鸪说:“你们没口渴时,怎么没想到要替我做事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平时不注意与人交往,建立关系,等到有求于人时,再提出替人出力的话语,未免太迟了。
中国人讽刺临事用人的做法,最简练的话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真正善于利用关系的人都有长远的眼光,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样,你在危急时刻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如果“平时不烧香”,等到需要帮助时才“临时抱佛脚”,尽管你很急迫,下的工夫很大,人家也可能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平时关系搞好了,到需要时才会有求必应。
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不要与朋友失去联络,不要等到需要获得别人帮助时才想到别人。有时候,半年以上不与某个朋友联系,就有可能失去这位朋友。
因此,主动与朋友联系十分重要。试着每天打5~10个电话,这样不但能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旧情谊。如果1天打通10个电话,1星期就有50个,1个月下来,便可达到200个。这样一来,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关节。
法国有一本《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朋友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当起总理来,自然会为你的仕途铺开一条坦途。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
很多人都有忽视“感情投资”的毛病,一旦交上某个朋友,就不再去培育和发展双方之间的感情,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关系自然就淡薄了,最后甚至变成陌路人了。
可见,“感情投资”应该是经常性的,不可似有似无,要做到常联系、常沟通,将来才能用得着、靠得上。
2.礼尚往来方可长久
朋友之间互相联系的方法有很多,如礼尚往来、交流等,其中,最普遍、最有人情味的一种是有空去坐坐。
人们在礼仪性的道别时,总不忘加一句“有空来玩”,不论这是否是一句发自肺腑的言语,听后都让人感到温情四溢,自己似乎可以从中体会到:“我是被人们接受的,是受人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也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圈。
事实上,我们所做的并不多,只是有时间、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许只是随意地寒暄几句,也许进行一次长谈,总之,我们在努力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印象,让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关系越来越融洽。
中国有许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就孤立了自己。
遇到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要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如果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比如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遇到困难时要鼎力相助,才能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常常与朋友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或者遇到什么难事,他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你。如果朋友之间平时没有什么联系,需要时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上门去,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忙的。
要多交朋友,建立一张人际关系网,就要积极主动地和别人联系。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必须将它化为行动。朋友间频繁的交往和走动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很多有价值的和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的。
3.不把朋友当拐杖
某君便有一个这样的朋友,是很好的例子:“我有一个高中相处了3年的同学,而且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我们进入了同一所大学,刚开学,她就主动地当了班级干部。有人说:地位高了,人就会变。自从她上任后,见到我,有时干脆装做没看见,日子久了,我们就疏远了。但她有时也突然向我寻求帮助。出于朋友一场,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做我所能。可事后,她老毛病又犯了,我有种被利用的感觉,却无奈于心太软。就这样她大事小事都找我,其他朋友劝我放弃这份友情,这种人不值得交。当我下决心与她分开时,她伤心地流下泪,她除了我竟没有一个朋友。”
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是永远玩不了“施恩”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微妙的人情关系术的。比如说,给人帮助不能过于“挑明”,以免伤人自尊;施恩于人不可一次过多,否则会成为对方的负担,双方关系再难维持。这种人只会用“互相利用,互相抛弃,彼此心照不宣”来推挡,而不去深思人情世故的奥秘之处,所以无法达到人情操纵自如的境界。
周恩来在人际交往中就很有人情味。在长征途中,当时任民运部部长兼政委的杨立三,坚持亲自给重病的周恩来抬担架,他和同志们在饥寒交迫中,抬着周恩来走出沼泽泥潭的草地后就累病了。19年后,杨立三去世,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坚持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1937年6月,周恩来在峡山遇险,护卫他的10多名警卫战士光荣牺牲。事后,周恩来和另外3个虎口脱险的同志合影留念,周恩来在照片背后写上“峻山遇险,仅余四人”。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他贴身的衬衣口袋里,直至病逝才被人发现。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难怪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围绕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周恩来的遗体,群众的泪水把地毯洒湿了1米多宽的一圈。难怪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的动人一幕。
悟之道:
在某些“实用型”人物的眼中,所谓的“人情”便是你送我一包烟、我给你几块钱,就像借债还钱一样概不赊欠。这种一次性的交际行为看似洒脱,实则包含了太多的困惑与无奈。诚然,受助者也许在短时间内不愿再次开口求助,而实施援助行为的一方其实也没有必要固守“事不过三”的古训,当人家确实有困难而无能为力的时候,尽管你已经帮助过他,尽管他不好意思向你开口,但作为知情者,你不应无动于衷,而不妨再次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事实上,这种“后继有人”的交际行为能够赢得更大的“人情效应”,即使受助者一时无力给你回报,但你的行为风范、你的崇高秉性,已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二)做人不要过于精明
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做生意要精明细致,但是做人可不要过于精明。生活毕竟不如商场那样明争暗斗、杀机四伏,总需要些温情与和睦,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过于精打细算。太精明的人总算计着别人,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肯定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在算计他、也可能要侵占他的利益,因此,他必须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这种人很难和人搞好关系,很难讨人喜欢,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人情味。所以我们做人不要过于精明,适时糊涂其实是一种智慧。
1.水至清则无鱼
人和人交往,难免会有一些摩擦。在这种时候,需要我们适当装糊涂,不要太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精明的人往往过不好是铁一样的事实。历史上有太多太精明的人,最后要么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要么一辈子都感觉到压抑而不能伸张。
对于过于清醒的人,人们往往害怕和他们交往。很多人都是有私欲的,和过于清醒、过于精明的人一起,这种私欲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他们经常就会担心这些人是否看不起自己,同时也觉得和这些精明的人比起来往往会自惭形秽。出于种种考虑,他们会对这些比较精明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做不到那么精明,也请你不要用精明来要求别人。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国国君想修建一个船厂,他开始派了一个很是节约的人去修建,结果浪费了很多的钱却没有办成。后来他又派了一个特别铺张的人去办这件事情,船厂居然办了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其中发生了多少故事。过于节约的人往往很关注各种细节,很容易对一些小的浪费和铺张斤斤计较,甚至会上纲上线。这种斤斤计较作为一种品格是可以褒扬的,但是作为一种做事的方法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因为自己节约并不能要求一起做事的人也节约。自己以身作则地做事情,树立榜样就完全可以了。没有必要将一起做事的人也全部拘束起来。相反,那些很是铺张的人因为舍得花钱,很多人也愿意跟他们一起做事,往往就能做成事情。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承认摩擦的存在,更要在摩擦中不断地实现平衡。与人交往一定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太苛求别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过于苛求,会将这种缺陷和不足肆意扩大,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好处让别人显
把别人好处记住,把别人的不好忘记,是智者的处世之道。
有两只老鼠是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木木和豆豆。冬天来临时,它们吃光了所有的奶酪后,便决定去更远的地方寻找。
有一天,木木和豆豆在翻过一座大山时,木木不幸失足,在它滑向悬崖边的一瞬间,豆豆不顾自身安危,拼命地拉住了木木,木木于是在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豆豆救了木木一命”。
两个好朋友继续前行,1个月后,它们来到一处结冰的河边,两只老鼠为踏冰而过还是寻桥而过争吵起来,一气之下,豆豆踢了木木一脚,木木跑到冰面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豆豆踢了木木一脚”。
有个过路的行人看见了,好奇地问木木:“你为什么把豆豆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它踢了你的事刻在冰上?”
木木说:“豆豆救了我,我永远都感激它;至于它踢我的事,我会随着冰上字迹的溶化而忘得一干二净。”
木木的这种做法,除了让人感叹其为人只宽厚之外,从实际的方面来说,把豆豆的好处写在明处的话,至少能得到豆豆的感激与长久的友谊。
只有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忘却自己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才能活得洒脱而轻松、自由而惬意。
把他人利益放在明处,将自己的实惠落在暗处,不但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可以获得对方的人情。卖乖的确是最为精明的人情术。
3.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有句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是在处世中,任何时候不耍小聪明,小事可以装糊涂,而在关键的大事上,才表现出大智大谋。当你直面现实,不分对象地实话实说时,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就不如风趣地绕开焦点话题,用幽默含蓄的方式,巧妙地避开。要善于由聪明转糊涂,由糊涂转聪明,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绕,不为人事所累,只有这样你才能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领略沉默是金的道理,才能真正醒悟该如何做人。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认为他很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角和1元的硬币,他总是选择5角,而不要1元。有个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1元,一个5角,让那个小孩任选其中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的挑了5角的硬币。
这个人觉得非常奇怪,就问那个孩子:“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的币值吗?”
孩子小声说道:“如果我选择了1元钱,下次就没有人会跟我玩这种游戏了!”
的确是这样,如果他选择了1元钱,很明显,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了,而他得到的,也只有1元钱!然而,他拿5角钱,自己装成傻子,于是傻子当得越久,他就拿得越多,最终他得到的,比当聪明的人拿得还多!这就是那个小孩的聪明之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向那“傻小孩”看齐——不要1元钱,而取5角钱!
而在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却常有一种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的贪婪!殊不知,这种贪婪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还会使他人对你的贪反感。或许他人可以容忍你的行为,不在乎你的贪,但如果你懂得适可而止,他会对你有更好的印象与评价,所以也愿意延续和你的关系。
人是最具有灵性的动物。然而再聪明的人,也会犯傻;再精干的人,也会失算;再理智的人,也会糊涂。人活着,无论做什么,总有糊涂的时候,可能会办错事、说错话、走错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