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悟他人(下)(2 / 2)

加入书签

将心比心,要遵循的原则是“广结善缘,断诸恶缘,自净其意,付诸行动”。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宽阔的,所以在我们做诸事业,与人交流时保持将心比心的立场,相信我们的人生道路是一片光明。

“将心比心”就是理解和包容,宽容与理解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相信人心换人心,世间有真情,相信心与心的感应,更相信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愿人心永远向着太阳!

2.将心比心,说服不难

人可以不远千里跋涉,只为了与知心的朋友共聚一堂,做一次彻夜长谈。但很不幸的是,有很多人却认为自己没有谈话的对象。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没有诉苦的对象。而在这孤独想法的背后,往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相反地,这世界上也有许多并不孤独的人,但是他们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了解他、理解他、喜欢他、安慰他的人。

“我理解你。”当你对人说出这句话时,表示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及他说话的意思,而对他来说,你便具有强大的魔力,足以吸引他。

任何人都可以培养起了解他人的能力,只要他能自如地掌握有关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对方和自己同时发展这一力量,即能看透对方内心的力量。比如说,当对方遵照你的意见做事而觉得疲惫不堪,因此和你发牢骚、抱怨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洞悉人心,便能立即察觉是不会发牢骚的。当人们在精神上感觉疲倦时,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在做不想做的事;二是他不能做想做的事。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便能帮助这些精神上疲倦的人,从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我理解你”这短短四个字,就是你能向他人说出的最体贴、最温柔的一句话,换句话说,就是对方最乐于听到的一句话。

所谓感情移入,就是“以我心换你心”的将心比心的态度,它能使你具有了解对方的情绪与心意的能力,使你具有支配他人的力量。这里要列举的就是说明由于体谅之心的感情移入而获得人们的感激与欢迎的例子。

当对方情绪不佳或正在发脾气时,利用感情移入的方法最为有效。因为对方正经历着某种痛苦状态,他会迫切需要能够缓和这种压力的人。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避免不安,不安是心灵最痛苦的经历。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能尽全力逃避它。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造成奇迹的最大力量就是你的心,如果心中没有引发事物的**,则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也不会发生,你应该搜寻一下你的心与开拓成功之路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关系。

心当然包括态度在内,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行为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地表示他自己以及他对别人所应采取的态度。

3.将心比心,俘获人心

某工厂有一位19岁的青年工人,纪律松懈,作风散漫,过去还曾有过小偷小摸行为。领导和团干部虽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

后来车间调来一位女团支部书记,她决心帮助这个青年工人进步。

她了解这名青年工人的身世、经历和性格以后,首先动员了自己的母亲在一天之内把这个青年工人的棉衣和被褥全部拆洗了一遍,关于批评劝说的话一句没讲。结果这个青年工人深受触动,半宿没睡着觉。

过后,她在找这个青年工人谈话时说:“我母亲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她对我讲,没有母爱的人是很苦的。你母亲去世早,听说你遭了不少罪”。听了这话,青年工人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女团支书接着说:“你总不能背着过去偷吃过别人东西的包袱,我了解,这不全怪你,你小啊。继母不让吃饱,你饿啊!这是无奈,再说你已改了嘛,应当轻装前进啊!”

听着句句真诚感人的话语,这位青工失声痛哭。从此以后,他发生了转变,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这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

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关心他,他也会关心你;你重视他,他也会重视你;你把他放在心上,他终会把你放在心上。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是一种感情的物种。一旦你征服了他的感情,你就征服了他的心,他会心甘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的。你对别人投之以桃,别人就会对你报之以李。你对别人指手画脚,别人自然对你没好话没好气。你对别人真诚友爱,别人自会对你倍加仁爱。你对别人怒目相向,别人难免会还你以颜色。

悟之道:

只要我们将心比心、真诚真心地去对待他人,让他感觉到他在你心中有多重要,就一定能踏入他的心坎,走入他的心田,感动他那颗晶莹剔透的心。他会把你当做知己,因为你明白他的感受,士为知己者死,他会为你竭尽全力做事。

(二)换位思考

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亲人、朋友、同事、网友之间也常会有磕磕碰碰闹别扭。这时若怨天尤人,不如心存宽容,待人处事来个换位思考,情况自会“柳暗花明”。

1.换位思考,想人所想

每天,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免不了和别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人有多种,性情各异。况且还有善恶美丑。因此我们的生活经历可就丰富了。

处理好和周围人的关系,当然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因为人是多样的,性格是多样的,因此难免和其他的人有矛盾、有冲突,甚至可能产生各种仇怨。当然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最好不过的是和周围的人关系融洽、和平相处,并且能够消除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这就需要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理解别人是最好的方式和最好的方法。“事出有因。”万事皆有原因,他人与你有怨其中必有原因,你不愿与人结怨,别人也不愿与你结怨。谁不愿意多些朋友呢?但是,人与人之间会有某种误会或者不理解。还有就是由于一人处理一事有自己的方式,而其他的人又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彼此之间就会有意见的分歧。这就是和其他人不和的几种原因了。

其实,应该理解别人,有了心灵上的理解和沟通,这些就很容易消除了。每一个人都会做错事情,都有犯错的时候。别人有,我们也有,原谅别人,别人也会原谅你的。

其实别人发怒,必有原因。当一个人心情非常坏的时候,再有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或者一些不合适的话(当然不是出于恶意),你说这个人会不会发火呢?如果这个人发火了,而那一个被出气的人是你,那会不会很不开心很可能就会埋怨。这就会产生各种纠纷。但是如果理解当时此人的心情,设身处地地替他着想,知道他的心情不好,就应该原谅他。原谅他之后你们还会关系很好,还可能更好。何乐而不为呢?也不会产生什么更深的纠葛。那么生活是不是会更好呢?

其实不要对所谓的坏人有太多的怨气,认为他们就是坏人,不可救药。《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即使一个人做了错事或者说是坏事,这主要是因为“不教”或者教育得不好而已,并不是人的本性。一个人做坏事,是很需要帮助的,应该对其给予正确的教导和引导,让他认识到做坏事是不应该的,以促使他做好事。我们应该了解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境遇,从而了解他为什么做错事,以改变他的心性,让他受到应有的教育,即所谓的改邪归正。

理解是和人相处的最好途径,理解别人可以去帮助别人,改变他的行为。同样,理解别人,可以改善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没有描述事例,因为有关这些的事例司空见惯。

不过理解别人,也会使自己胸怀宽广、少生气多和气,这样,在生活中会有更多快乐的事情,还会因此而得到很多的好友。

做人有谁不愿意自己被理解呢,又有谁不愿意有个知心朋友呢?所以理解别人,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作为朋友而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发火、为什么忧虑,那么这朋友又有什么意义呢?理解别人,这是做朋友的基本。要有朋友,当然就要理解朋友,其实理解就是要沟通。朋友之间若没有沟通又怎么能够成为朋友呢?

理解别人也是消除自己的心事(或心魔)。每天总是生活在各种仇怨、利益冲突之中,难道就不是很辛苦的吗?每天都担心有人会害自己,有人要对自己不利。其实,在人们中,做好事的多做坏事的少,害人的少救人的多。理解别人,就没有这些担心,理解并且拥有宽容之心,能够和这些人成为朋友,唤起他们的善念,那还需要这些担心吗?只有知道困难是什么,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也只有了解别人,才能够帮助别人。

提到帮助别人,这也需要了解才行。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你所给予的帮助。有的人需要你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有的人却需要你精神上的支持,即使他们遇到的是同样的困难,理解他们才能够给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使他们后天受到教育和境遇的结果,而并不是客观的事实了。

其实做好事和所谓善事,是人的正常行为,这是本性。如果人的行为有所偏离本性,那是因为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或者被他所知晓,才会作出一些让人们不高兴的事情。不应该因为别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自己就生气。理解别人,才能够与别人和平共处,才能够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和周围的人关系和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了解并且理解,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和麻烦。应多了解和理解别人,并且容许别人犯错误,能够宽容别人。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何乐不为呢?

理解别人吧!那样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好!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很善良。我们只有理解别人,别人才会理解我们。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2.换位思考,领悟他人

一个人满脸的不高兴,说:“心里好烦?”他怀疑有人说他什么了,没有人和他说话。而且,他见到朋友也是不高兴,好像就是朋友惹他了似的,大发脾气。问他原因他又不肯说,到最后连朋友也不理,真的使朋友莫名其妙摸不着头绪。直到第二天,他才和朋友说了话。朋友对他说:“你这样很不应该。好朋友之间有什么不能或者不想说的呢?只要不是**。是不是对朋友不信任?有不开心的时候也不能在朋友身上撒气呀!有话可以说出来的,应该把话说明。如果在朋友身上乱发脾气,只能被朋友误会。”

我们情绪的波动,不单靠外界的刺激,更多的是由内心来引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倘若整日愤懑不平,生活即充满愁云惨雾;若心底开朗豁达,来个换位思考,则大地莫不风和日丽。如上面案例所说的这位仁兄,思考的位置和认知角度稍微变换一下,情况便会大为不同。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缺少什么,为何不去看看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人最难克服的是妒忌心。在网络里,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人,只要有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聊,他就想办法把他们搅乱,拉到自己这边来。拉过来又不理,就是自己不聊,也不让别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来聊,这样的人就是嫉妒心很强。当你嫉妒别人的运气和机遇时,你是否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呢?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反而眼红别人?来个换位思考,就可以多些体谅、少些怨气。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每经历一次失败和挫折,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有深入一步的了解,对人生的感悟就会加深许多,意志就会更加坚强。换个位置思考,愿人人都能从中获的动力,开启智慧,品味人生,享受人生。

悟之道:

人生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世界上有很多事,大家对其的意见不同,并不源自对或错,而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一下,自然会豁然开朗而心平气和起来。

(三)宽以待人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在几十亿人中,能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世界上没有和你完全一样的人。能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让我们抛弃钩心斗角,扔掉尔虞我诈,让心与心相容,让情与情相通。在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多了一份理解与信任。

1.相处之道,无限宽容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摩擦,在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至一身,大至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人脉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宽容忍让的故事。

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是骂的我们,随他骂去吧!”还有一个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之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涵养。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在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

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2.宽容他人,方成海量

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一天,上帝异想天开,把天使和魔鬼放在一起制成了肉馅,想做成一种特殊风味的饺子。但上帝一不小心把肉馅撒落在地上,于是就变成了人。有哲学家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典故大概就出于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身上总有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也总有一些假、恶、丑的东西。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有各自的长处、优点,都有比你优秀的方面,这就需要你能随时随地寻找、欣赏同事的优点、长处以及其他可取之处。

你欣赏每个人,看每个同事都是很好,无形中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提高了自己的修养,自身就有了很大的良性磁场,自己在无意之中也得到了许多东西。能够寻找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也是一种聪明。多寻找、发掘和欣赏别人的优点、长处,才能更好地接纳别人,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古人都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可是,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同事、领导以及其他人求全责备,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多,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少,甚至片面地放大别人的瑕疵或把某个人看得一无是处。法国管理学家R.M.凯特说:“如果你忙于寻找否定的东西,你势必看不到肯定的东西。”只注意缺点的人,别人的长处在他眼里也容易变成不足。台湾作家郑石岩在《禅、生命的微笑》一书中说:“人情上的破坏,是由于彼此揭发丑陋的**,而不去欣赏别人的成就。所有的固执、偏见、纷争和嗔怒,都源自不懂得欣赏别人和吸纳别人。”

一位女士在媒体的“电话与家庭·情感热线”中,讲起了她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麻烦和烦恼。她今年35岁,孑然一身,迄今为止已更换过至少10次工作,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但很快也要另觅去处。原因都是因为“与领导和同事合不来”。当问她为什么合不来,她说她所遇到的那些领导“没有一个有水平的,他们除了摆摆臭架子,做不成几件像模像样的事儿”,她所遇到的那些同事“都没有什么文化,浑浑噩噩,缺乏教养”。她说其实在婚姻上她也同样令人失望,因为在她身边的那些男人们,几乎也都缺少她所期望的那种高雅的气质与修养,尽管一次碰到一个“感觉上稍好一点的”,但因其两个门牙间的空隙大了些,让她觉得不舒服,也就只好作罢。“如此的领导、同事及那些男人们,我岂能与之为伍或者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他人便是观世音”,“众生皆有佛性”。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首先要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而且这种欣赏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先存了偏见,再去看别人。如果我们没有了偏见,就容易多看到人家的好处、优点而不是总看到人家的坏处和缺点。

3.宽容他人,领悟他人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

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学会宽容,对于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同事、对顾客等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此句话虽然很浪漫,但具有现实意义。

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宽容他人的美德。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接受,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的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下次一定小心。”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士兵,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后果只能是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了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无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思想更加快乐。

悟之道:

宽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中,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