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教育大突围十(1 / 1)
第一十章教育大突围十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十章教育大突围十
走出农村,来到城市,一贯过节俭生活的农村妇女杨建云,对城市的生活有点不适应。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看到人家上菜市场,海鲜、长鱼等高档食品一个劲地往家里买,各式各样的名贵水果一个劲地往子女嘴里送……她看在眼里,酸在心里,不知道这些子女的父母是如何挣钱的。难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亲会造钱?或者这些钱是他们的父母亲从垃圾里捡来的?为什么自己口袋里的钱总是可怜的那么几张票子?为什么自己在高档食品目前表现得那样拘谨?为什么自己在买青菜萝卜的时候总“喜欢”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为什么有时候为了省下三毛五毛钱而和商贩们磨破嘴皮?……最近,她这些坏毛病还有在加剧的趋势,每到买菜的时候,总会在卖海鲜、长鱼的摊前徘徊好几次,下决心的次数总是比无可奈何的次数多,无可奈何的次数总是会比买海鲜、长鱼的次数多……有时,她还会坐在小小的厨房里,独自唉声叹气,情不自禁地责怪自己无能,连累了自己的子女,让自己的子女无缘无故地跟着自己受罪。有时候,她即使买了海鲜、长鱼,总是让自己的女儿吃个够,自己却很少动嘴。偶尔自己动嘴的,大多数是女儿吃剩下了的。至于水果,只有到了夏季,水果普遍上市的时候,万宝强的妻子才会从水果市场“大袋小袋”地朝住处提。反季节的水果杨建云很少去光顾它。如果去买了,她最多买三、四个,目的是让女儿换换口味,让女儿高兴高兴……
“难道我只能依靠老公来解决这些简单的饮食问题吗,我可不能把老公当作唯一的救星,我总得想点办法挣些钱贴补家用!……”杨建云有时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但是,总是那样的不甘心,总是那样的无助与痛苦……
“我真想去叫唐美娟(杨建云的同学),在县城找一份兼职工作……”杨建云心里想。“可是现在她能帮我什么忙呢?假如说,她给我介绍超市售货员工作……假如说,她甚至肯让我到她私营企业的办公室里面做勤杂,去分享本属于她的钱……如果有钱的话,那我就可以像那些阔太太一样,多为女儿买一些新鲜的水果,多买一些营养丰富的海鲜……唉……可是为孩子洗衣、办饭时间错不开!就是错开了时间,每个月三四百块钱,是很难够我用的……我去找老同学帮助找勤杂工……这真可笑……”杨建云对自己的胡乱思维感到惊讶。
“唉……必须去找同学唐美娟试试,”她经过几天思想斗争,忽然十分沉着地说,仿佛她在做出惊天动地的决定似的。“我去找老同学唐美娟,她可是我的同班同学,想当年我们的交情,就是亲姊妹都无法相比,那可是真正的铁杆“兄弟”……这当然……但是…不是在求她……我是看在老同学的份上去帮助她……她曾经对我说过她们厂里现在招工很困难……”
“钟点工,别人两块钱一个小时,你……我最要好的同学,三块钱一个小时,你干不干?干就签合同!”老同学唐美娟对杨建云的到来非常高兴,除了正常的握手,还张开双臂进行热烈的拥抱。一阵寒暄过后,杨建云直奔主题,说明自己这次登“宝殿”的真实目的,希望老同学,为她伴读生活,找一份“两不误”的工作,老同学唐美娟显得很为难,说自己“创业艰难百战多”,自己只是在职业场上混一口饭吃而已,但是,老同学唐美娟最终还是很赏脸,没有拒绝她,但她不是慈善家。
“三块钱一个小时!”她叫到,一边从长椅上站起来。
“难道这是真的吗?难道她就不顾同学的面子吗?难道这就是一个私营企业老板、自己最崇拜的同学给她的所有关心……”杨建云眼睛睁得好大,好美,但是,这种美丽在就业市场上不值钱……她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这就是我最要好同学对我的提携和帮助?这难道就是世俗人们常说的为富不仁吗?这难道就是我日夜思念同学的结果吗?她感到万分无助……她顿时感到周围的空气都在凝固……
她离开老同学唐美娟的私营企业,似乎奔跑而去。一直“跑”到离同学唐美娟公司大约有一里路的地方,她转过头来,确定同学唐美娟没有追过来,这才心平气和下来……继续往前走,无目的地来到一家超市面前,只见这家超市大门上,贴着一张非常醒目的招工海报……她很想到这家超市去应聘,但是她忽然不愿到到超市去应聘了,心想:给私人老板干体力活,你要老板的钱,老板要你的命,现在县城老板用农民工都是这个行情……老同学开出的工资,他们未必给得出!……看来……靠打工“救家”的道路,在这样的县情中是很难行通的……她第一次碰到了钉子,唉声叹气地回到租处。
为了女儿读书,杨建云这个天性爱美的漂亮女人,也很少穿新衣服,有时万宝强实在是看不下去,去到市场给她买件吧新衣服,她知道后总是一个劲地抱怨万宝强:“你在哪里发财了,你是不是嫌弃我这个老太婆了。……”其实万宝强的妻子杨建云,还不到四十岁,正值女人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虽然说是拿国家工资的、学校老师的妻子,但是她连一条项链、一个耳环、一个手链都没有,就连身上的衣服也没有一件超过二百元的,更不用说在脸上涂脂抹粉了,偶尔用的珍珠霜也是在春夏之交,为了防止皮肤干燥而采用的纯天然“保健”品。过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把她的审美观点停留在不漏皮、不漏肉、吃饱肚子的水平上,她不敢奢望自己过上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应该享受的物质生活。
就是这样的一个较为普通的农村女人,但是在万宝强眼里,杨建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天使,就是百看不厌的、值得永远珍藏的手心里的宝,觉得杨建云即使身上披着破布袋、脚穿漏风鞋、头戴野菊花,也是光彩照人的。因为,万宝强认为寒伧的衣服永远遮不住她那清秀的容颜,永远埋没不了她那纯洁无暇的心灵:她从来不会去苛求别人,家里出了星点小错,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当老公、女儿受到一点委屈,她更多的是安慰;她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别人,没有太多的奢望;她知道家庭经济不好,因此对物质享受的思维似乎冻结了。其实,别人的精彩她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把那份美好的愿望埋在心里。因为,她非常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平平淡淡、真真切切、朴朴实实、和和美美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她的这种幸福观对自己的老公万宝强和女儿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县城中学附近的居民区,本来是一块县城里面最贫穷的地方,来到这里居住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被生活所迫而无所安身的流浪汉,其中有远处逃荒过来的,也有从农村过来的小木匠、小皮匠,还有一些从不同地方、不同职业来的准备到县城混一碗饭吃的小买卖人,他们在山头上、山腰间、山脚下……找一块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搭起一个简易的小爬房……勉强地度日而已……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优等公民”刚到这里居住的时候,除了几件生活中必需品以外,根本不会在这些破烂的住房里找到一件像样的奢侈品。这里的居民口音各异,说明来这里安身的不仅仅是从当地的农村来的,还有从遥远的安徽、四川、山东、云南等外籍来的,总之,到这里居住的,除了几户县城林厂职工、军队雷达站的几十位官兵以外,他们应该都是幸福生活的遗弃儿……都是被生活碰伤腰的人……
这些从五湖四海来的“优等公民”,在这个穷山沟里,历经磨难,战风雨、斗严寒,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阅尽尘世间的世态炎凉,用自己残喘苟活的“生命”支撑着几近崩溃的家园。他们中有的人,耐不住这如此荒凉,如此寂寞,如此辛酸的伤心之地,便卷起铺盖,远走他乡,又去开辟他们所谓的第二、第三故乡了。而在这里甘愿守候这片“孤山瘦水”奉献自己一生的人,悄悄地把命运之根伸进这块岩石的缝隙里,不求天地甘露的滋润,只求自己的血汗感天动地,终于,有一天,有一个来这个县城中学读书的孩子母亲,由于她对一直在家娇生惯养惯了的孩子生活放心不下,认为孩子读书太苦不方便,所以她顿生伴读之心,来到这里,叩开了一扇较为“体面”的家门,租下一间方寸之地,作为供孩子和自己生活的“乐园”。三年过后,这个孩子在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下,考上全国著名的清华大学……从此这个穷山僻壤的历史被改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