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文字冤狱(2 / 2)

加入书签

丁丑日,崔杼立起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就是景公。景公母亲,是鲁国大夫叔孙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后,让崔杼当右相,庆封当左相。二位国相怕国内*乱不稳,就与国人盟誓说:“谁不跟从崔庆谁就别活!”

晏子仰天长叹说:“我做不到,我只跟从忠君利国的人!”不肯参加盟誓。庆封想杀晏子,崔杼说:“他是忠臣,放过他。”齐太史记载在简策上“崔杼弑君”,崔杼把太史杀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记载上,崔杼又杀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记载上,崔杼放过了他。

戴绿帽子这种事情可以说无论哪个男人,或者哪国男人都是奇耻大辱,无法容忍的事情。对于中国男人来说更是如此,夺妻之恨和杀父之仇是一个等级,这事你要是忍了你还是人吗?我们现在人的文明程度提高了,绝对不允许人因为戴了绿帽子就杀人。

这说明人的文明程度提高了,理性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你不可能不允许人家有这样的想法,换做我如果被戴绿帽子我也会想把奸夫千刀万剐,这种想法你是没法阻止的。我倒是对“崔杼弑君”这件事情很感兴趣,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的思考。

崔杼把齐庄公杀了之后,齐国的史官就在是书上记载“崔杼弑君”,“弑”的意思就是下杀上,对于崔杼来说,就是在史书上记载他谋反,将他谋反的事实永远记录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崔杼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崔杼就杀齐国的史官。

当时齐国的史官都是那种世袭的,一个家族的人都干这个,于是杀了一个史官,他的弟弟来接着记载,依然写的是“崔杼弑君”,崔杼又将他的弟弟杀了。

最后,崔杼让这个史官的小弟弟来记载,那这个史官的小弟弟还是记载的“崔杼弑君”,崔杼后来放了他。为什么放了他,是因为读书人的铮铮铁骨让他心虚害怕了。读书人的浩然正气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感受到了天下还有暴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可以说齐国的史官用他们的生命展现了读书人的气节。什么叫威武不能屈,这就使威武不能屈。

同样,这史官三兄弟也成为了后世读书人的榜样,后世的有气节的读书人纷纷效法他们,面对强权,他们不屈不挠,抗争到底,哪怕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仰,他们无所畏惧。这些人让那些崇尚暴力的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暴力实际是苍白无力的。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用现代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事情,我还有些别的想法。

首先,崔杼杀齐庄公的直接原因是齐庄公和崔杼的老婆通奸。也就是说,齐庄公并不是无辜的,他也是有错的。他的这种行为严重的羞辱了崔杼的自尊。而史家用一个“弑”字则代表了崔杼的行为是错误的,而将齐庄公的过错给淡化,甚至一笔勾销。这件事情本身对人家崔杼是不公平的。这一个字,将人家就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人家肯定心里不服。

他肯定会这样想,你们这么说,无非就是因为他是君,我是臣。因为地位不同所以导致我成了过错方,而他倒是无辜者,这不公平。这些史官看上去是秉笔直书,好像是铮铮铁骨,实际上他们已经做了奴才,做了强权的奴才。在他们眼中,位置决定对错,这本身就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君主永远就是对的,臣子永远都是错的。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