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盛世惯性(1 / 2)

加入书签

第三十六章 盛世惯性

2018-04-15 作者: 风乍起

第三十六章 盛世惯性

这一章我们的主角是汉景帝。Www.Pinwenba.Com 吧

《孝景本纪》对于汉景帝的记录非常的简略。《史记》中记载的汉朝的实际统治者,汉景帝可以说是最平庸的一个。相比起高祖,吕后,文帝,以及他的儿子武帝,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他在位期间,也就是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一件是废立太子。这两件事可以说都是他政治的不成熟,引起的。然而似乎上天对其非常的眷顾,并没有因为他的政治头脑不足,导致汉朝发生巨变。

反而让他安然度过危机。汉朝竟然经过这两次动荡,越发强盛。这是一个奇迹,我只能说汉文帝是在伟大,他开创的盛世有其惯性,靠着惯性,汉朝冲破了这两次危机,让汉朝直接冲向巅峰。

我们看看司马迁对汉景帝的评价。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可见,在司马迁的眼中,七国之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由于汉景帝和晁错政策不当,直接挑起七国之乱。可以说司马迁对汉景帝的批评是非常严厉的。从此可以看出西汉的言论自由,也可以看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高尚人格,也可以看出汉武帝的胸襟还是宽广的(他只销毁了《今上本纪》,司马迁肆意批评汉朝的皇帝,他倒是没有追究)。

汉景帝在治国上依然延续汉初以来的无为而治,这并不能看出其了不起的地方,顶多说他是一个守成之君。而从他削藩的策略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政治上毫不成熟的皇帝。

刘邦的封建与郡县并存的制度,在一段时间里保证了大汉王朝的政局的稳定。甚至可以说在刘氏江山最衰落的时候,正是由于这套制度才保证了江山依然姓刘。可是正如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废封建,行郡县的理由::“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从汉高祖到汉文帝才短短的二十年不到的时间,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弊端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这些人与汉文帝的亲戚关系是非常近的。比如吴王刘濞,是汉文帝的堂哥,淮南王刘长是汉文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在汉文帝时期,贾谊就已经提出过削藩。

可能亲属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特,一般人之间同富贵易,同患难难。而亲戚之间,或者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同患难易,同富贵难。在铲除诸吕的时候,刘氏一族是何等的团结,可是当政权回到刘氏一族以后,却要开始争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