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归来(2 / 2)
建元三年,张骞出使西域,出安定,渡黄河,一路西行,自此杳无音讯。同年,卫青也带着秘密使命一路向北,如今已是一年又半载,他,终于回来了。
建元四年仲夏,汉武帝在未央宫接见了风尘仆仆的卫青,两人彻夜长谈,几天几夜不休,卫青将一路所见所闻一一道来,而皇帝最为关心的却是匈奴的军力情况。
卫青道:“臣深入匈奴腹地,出入单于王庭,对匈奴情况自认为有几分了解。匈奴人游牧为生,亦兵亦民,具有非常强的战争动员能力,这是我汉朝所不能及的,再者,匈奴人虽然是蛮夷,不通礼法,但却有完备军事建制,行军打仗十分高效,其三,匈奴铁矿极少,但锻造冶炼技术却非常发达,所造宝刀径路性能要远远高于我汉军的佩剑,其四,草原部族赖以生存的马匹,也是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匈奴人之所以战无不胜,靠的就是快马骑射。此为匈奴的四点优势,也是目前我汉军处在下风的主要原因。”
皇帝:“如此说来,我汉军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卫青:“陛下请恕罪!臣绝非长他人威风而灭自家志气,只是臣以为,眼下匈奴对于我汉朝来说实在是过于强大,陛下应当将目光放长远,不争一时,而谋全局。臣以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打的不仅是军人、将士,更多的是国家的实力,眼下我大汉民富国强,欠缺的只是一点为战争所做的动员,我大汉一旦上下调动起来,所爆发出的力量将是惊人的。匈奴人所有的优势,我大汉只需等待时日也会拥有,但我大汉有的,匈奴永远不会有。”
皇帝:“哦,卿细细说来!”
卫青:“马背骑射,靠得是优良战马,而我大汉坐拥八百里秦川,原本就是产良马的地方,一旦解决马匹的问题,那么创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也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旦骑兵对骑兵,汉军亦可长驱直入,将战火烧到匈奴人的地盘上;其二,我大汉能工巧匠甚众,集全国之力,也能打造出适合骑兵作战的兵器,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留下兵书无数,名将如云,而匈奴只懂得横行蛮干;其三,汉人受匈奴欺压久矣,国中上至宗亲下至庶民奴仆,无不痛恨匈奴,如果广招天下有志之士,必然能士气高昂,同仇敌忾;第四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我大汉地域广大,物产富庶,文景两代先皇抚民以静,颇有成效,大汉的实力要远在匈奴之上,这四点保证了大汉一旦对匈奴用兵,必然会一点点抵消匈奴的优势。”
皇帝大喜:“仲卿所言甚合朕意。打仗靠的国力,也是人,我大汉人口是匈奴的数倍,贤士遍布天下,朕招至麾下,必然能一雪前耻。仲卿所言战马之事,朕这些日子也一直在考虑,八百里秦川早已经开辟为良田,如若贸然收回,轻则会激起民变,重则关中危矣,所以朕想好了,就在朕的上林苑中,放养一批战马,以此创建我大汉的骑兵。”
卫青:“陛下圣明!”
皇帝继续说道:“我大汉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一批战马,更需要的是一支真正能骑在马背上作战的汉军骑兵。”皇帝突然提高了声音道:“卫青,朕要将这个重任交给你,朕的建章营里,都是精选的烈士和军人世家子弟,朕要你和他们打成一片,为我大汉创建一支骑兵队伍,重塑我汉军之魂!”
一番话让卫青激动不已,高声应道:“诺!”眼中忍不住泪光闪动。
皇帝觉察到了卫青的变化,“卫青”
卫青:“陛下厚恩,卫青纵然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卫青本是奴隶之人,受尽世人白眼,陛下不弃,收为所用。如今陛下对卫青委以重任,卫青只有鞠躬尽瘁,拼尽全力才能报答陛下!”
皇帝微微一笑:“朕用你卫青,是因为你卫青是可用之人,天下英才,朕都想用,可惜啊,英才并不多。朝堂之上,还有人私下唧唧歪歪,说朕因为一个女子,重用外戚,何其荒唐啊,只要他们有你卫青一样的本事,朕自然也会用他们,可是,看看那些世勋世禄的贵族们,要么一个个大腹便便,肥头大耳,要么都是文弱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你卫青是外戚怎么了?你卫青是奴隶又能怎么样?有这个本事,朕就是要用。”
一番话让卫青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皇帝上前按住他的肩头道:“从今往后,你卫青只需专心致志,做好分内之事,旁人的闲言碎语不必在意,我相信,你会用行动狠狠地回击这些小人之言。”
卫青没有回家,而是在建章营中,将来往匈奴的路线、地形一一记录下来。公孙贺、公孙敖、义纵等一干兄弟相见甚欢,却也不敢过多打扰他,一旦有闲暇便聚集在卫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