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1 / 2)
第十四节
2018-04-15 作者: 王宗仁
第十四节
发表《庐山谈话》的那个蒋介石还在吗?
当战争还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抽象的梦幻时,蒋介石曾振振有词地、甚至是拍着胸部说过这样的话:“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去迎击日寇加在我们头上的战争。”那阵子,战争好像牵在他手中的一只风筝,他把线儿拽得紧紧的,分明是不要它远走高飞以至飞得无踪无影。可它还是越飞越高,越远。战争如果是这样就好了,由他牵着,却离开他远远的。
没想到,突然卷来一阵回头风,牵线断了,风筝被折卷回来,落到他身边。他的心好一阵子抽缩。可望不可及的战争终于一天紧似一天地敲响了蒋总统的大门。蒋介石惶惶然了。说过的话不能不算数,但是眼前残酷的现实又不能不认真对待。还是让战争远离人们为好,双手把它能推掉就坚决不搂抱它。更何况日方一直没有放弃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的愿望。别听他们说什么现在只剩下了“军人对军人的交涉”,昨天日本驻华大使馆参事日高信六郎不是还给外交部王宠惠递交了“备忘录”,责问中国政府为什么反对29军与日方的谈判吗?
谈判的路并没有堵死,如果要说堵死,那是我们的责任,日方的门是开着的。
蒋介石不仅在说浑话,而且在办浑事,他又为谈判的事忙乎起来了。这回他走的是一种全新的路,他热切地希图通过第三国的调停,能使中日两国和好。
这是他坚持不改的决心:只要和平还有一线希望,就绝对不放弃努力。
他第一个接见的是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
蒋介石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希望英国当“月下佬”,为中日调解。
许阁森的答复也很干脆,说;英国政府实在难以挑起此重任,调解甚为困难。原因是现在日方根本无意接受调解,一个巴掌怎能拍得响?
蒋介石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眼下中日的局势,像箭在弦上,发生战争将是随时的事。我觉得只有英、美两国从中设法调和或许可以有和缓的可能。中日不起战火。东亚和平亦可维持。请许大使将我的意见转告贵国政府。
许阁森答应了。
这是7月21日的事。
时隔3天,许阁森晋见蒋介石,转告蒋介石:“中国驻英国大使郭泰棋和特使孔祥熙已经与英国外相哈里法克斯晤谈过了。”
蒋介石;“晤见一事我已知道,我关心的是不知贵国政府是否做过调解,日方态度如何?”
许阁森说:“我国政府已经告诉日本,要他们全力节制在中国的行动,明白中国的忍耐是有一个限度的,不可估计错误,惹来难以收场的麻烦。”
蒋介石说:“中央对于宋哲元与日本人之间的协议可以同意,这实际上已经达到最后限度。日方如果还要提出什么其它条件,中国必然会拒绝。因为我们的限度不可能是无限的。”
蒋介石见许阁森只听无语,便再次亮出了自己的那个观点:
“我认为,现在唯有英、美两国通过努力,方可调解中日争端,以免发生战祸。”
许阁森的脸上完全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