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再入梦境:自然之字(1 / 1)

加入书签

萧洪顺着曼儿示意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道五彩的光影正在地面上快速移动。

二人相互对视一下,毫不犹豫地向着那光影追赶过去。

那光影移动速度忽快忽慢,二人追得近了,它就飘忽远去,可真要是二人落下了,它就也慢了下来,似乎是在等待二人跟随。

二人被那光影引领,一路走了不少距离,最终被一处石崖挡住了去路。这时那光影突然一晃,投照在这崖壁上,原来是一篇完整的文字。

这石崖仿佛就是为这光影所设,变成了专门呈现这些光影文字的书页。萧洪正要因此感叹,却见那光影隐约晃动起来,似乎就要暗淡下去。

萧洪忙看那文字的内容。

“什么是……‘自然之字’?”萧洪正要问曼儿,却被曼儿抬手制止。

曼儿目不转睛地盯着石崖上的文字,生怕这内容一闪即逝。

那光影晃动片刻,接着,就似书页翻过一般,石崖上又换上了另外一篇文字。

对于这些文字,萧洪还是比不上曼儿的阅读速度,只是从头到尾扫了一遍,那石崖上的内容就又变了。

“快,把这记下来……”曼儿拉了一把萧洪的臂弯,催促道。

“这……”萧洪看了石崖一眼,面露难色。因为此时那石崖上显出的光影,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笔画屈曲难懂,一时看不出到底是何内容。

“这些都是符箓,你先记下来。”曼儿见萧洪仍是为难,便解释道,“刚才的文字不是说了,符中有书,参似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你就把这看成是图文合璧之物,先把它的笔画记下,其中道理,回头再去慢慢思索……”

“嗯……”萧洪对眼前这般奇遇也是心中惊奇,所以不再多问,只集中精神,认真将这光影的内容印入脑海。

好在这一次,那光影书页没有迅速翻过,而是似乎能通人性一般,总是等到萧洪有了几分把握,这才换上一篇新的内容。

这样大约换过三四幅符箓之后,二人身边日色变化,那石崖上的光影也随之暗淡下去,最后完全消失了。

萧洪自然也已明白这些内容重要。“是不是我记得太慢了……”他怅然若失地说道,“要是快一点,也许能多看几页内容……”

“嗯,我们可以等等再看……”曼儿说,“我刚才观察,这些光影符箓恐怕是与周围的光线变化有关。等到明日此刻,我们看它会不会再次出现……”

这时萧洪才又问起曼儿,最开始时那两篇文字,说的是什么内容。

“说的就是这符箓啊!”曼儿说道,“你知道吗,我们常说到‘符箓’,其实这‘符’与‘箓’,二者又有不同。”

“刚才问起什么是‘自然之字’,那说的其实就是‘符’。”曼儿看了萧洪一眼,问道,“刚才那段文字你是不是没能看懂?”

见萧洪点头,曼儿便将这段文字记诵了一遍:“……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气者也。以道之精气,布于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本于结空,太真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符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势……”

说着,曼儿又将这其中含义为他解释清楚,并且又特别补充道:“‘符’,除了可以称之为‘自然之字’,也可称为‘云篆’、‘天书’或者‘龙章’、‘凤文’。这些说法,以后你在别处遇到,自然应该知道意思。至于说到‘箓’——”

曼儿说,这所谓“箓”,又叫做“法箓”,说的主要是一些牒文,上面记录着天官功曹和十方神仙的名属,内容常为神真的名讳、形貌以及召唤神真所用的符咒。

“就像刚才那石崖上说的……神符宝篆,其出自然,故于元始赤明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成龙篆之章,乃元始神尊化灵应气然也……”曼儿又说,“所以,这‘符’与‘箓’,或是出自天神所降,或是由先天灵气演衍而成,自然都是非常重要……”

曼儿这样说着,萧洪突然记起在山下避难石洞中见到的那些石壁裂纹,觉得与自己刚才见到的这些符箓有些相似。但是他再想想,又觉得那些裂纹断断续续,与这些一气呵成的符箓相比,笔意差别太大,于是心中疑惑,便也没有向曼儿提及此事。

萧洪听完曼儿解说,又把刚才看到的那些符箓在心中默记了几遍,这才随着曼儿离开石崖。

二人在这山顶又四处看了看,便又发现一处特别的所在。

沿着一条小路走至尽头,是一片方形的空地,而在这小路正前方,就是断崖。

远远看过去,在那断崖之外,展开了一片波澜壮阔的云海,那云海中无数山岱连绵起伏。

而这小路的两侧,目力所及,各有景物遮挡:一侧,密密地立着一排参天古松;另一侧,则有一块数人高的巨石。

就在那巨石下方,竟然建有一间小屋。这小屋背依傍石势而建,屋体结构又与那巨石连成一体。

“这是什么人住在此处?”萧洪见了极为好奇。

曼儿远远地看了一眼,说道:“看样子,这间小屋恐怕是一间‘靖室’。”

萧洪知道,这曼儿所说的“靖室”,其实就是民家所建的静修之所。而凡是静修之所,都有专门的规制要求。

“你看,”曼儿手指那间小屋说道,“这间住所,东向开门,南面开窗,门外是云海,窗外是古松,正是静心修炼的极佳所在。而且,这屋面积不大,东西方向比起南北方向略宽,但也不到两丈长度;想必它的内部构造也是十分简单……我记得《要修科仪戒律钞》里说,民家曰‘靖’,师家曰‘治’。若是‘治所’,规模应该比这要大,形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必是普通民家建成的‘靖室’,专供敬道修炼之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