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难容水火返洛见母,早有防备废黜李严(1 / 1)

加入书签

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以粮草不济为最大的隐患,虽然他的撤兵宣告了二出祁山的失败,但却在撤退的时候消灭了曹魏镇守西境的一员柱石大将张郃,也算是有了很大的收获。

郭淮和司马昭将张郃的尸首以及残存的几百伤病带回了上慕城,很快斥候便将张郃战死的消息各自传到了大将军兼任雍凉都督的司马懿处,以及身为监军的曹爽之处。

听斥候汇报完毕之后,司马懿虽然早在得知张郃沿木门谷追击之时,就隐隐有所预感,但亲耳听到这件事仍旧对他的震撼巨大,他无力的坐了下来,对着斥候挥了挥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站在一旁的司马师认为这件事非常蹊跷:“张郃将军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不会不知道孤身深入追击敌军的危险,又怎么会明知故犯呢?”

这一点得到了牛金和程武的赞同,而就在众人猜测其中玄机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司马昭高坑而又尖锐的声音:

“那是因为有人威逼胁迫他!”

所有人一齐看向帐门口,只见司马昭气势汹汹的走进帐内,怒视着自己正前方的司马懿:

“看样子你的计划失败了,老师他也因为你的野心而无谓付出了生命...”

“昭弟,你怎么与父亲说话的?”

司马师见他话语之中似乎对父亲有着格外深沉的敌意,于是赶紧站出来劝说司马昭:

“张郃将军的死,父亲也很难过,况且这件事和父亲并没有关系。”

“他会难过?”

司马昭冷笑了一声:

“这件事真的和他没有关系吗?”

说罢他从自己的袖袋之中掏出了沾染张郃血迹的布帛,并将其递给了司马师:

“大哥你好好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单从布帛上的笔迹来看,这的确是司马懿的笔迹,更令司马师感到震惊的是,布帛中竟然写着要张郃不惜一切代价追击蜀军、擒获诸葛亮命令,而在常人来看,张郃追击蜀军乃至遇伏身亡,的确是司马懿一手造成的。

见司马懿依旧保持沉默,司马昭开始缓缓迈动步子一点一点靠近他,直到和他只有一案之隔的时候,司马昭几乎用哽咽的声音问他:

“怎么?你现在来砌词狡辩都懒得做了吗?”

看着司马昭对自己失望透顶的眼神,司马懿似乎完全无动于衷:

“你愿意相信你眼睛所看到的,那我说再多也没有用...”

话音未落,司马昭突然一扫胳膊,将面前案面上的书简全都扫到了地上:

“看样子你和诸葛亮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比他更冷血,比他更无情!”

刚巧在外获悉张郃阵亡消息的王元姬来到了司马懿的中军幕府帐前,听到了司马昭和司马懿之间激烈的冲突,于是她赶紧走进帐内想要劝解他们。

然而当她进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司马昭在对自己父亲做出极之无礼的行为之后,转过身便拂袖而去,他方才的举动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震惊了,就连司马师也仿佛看到了一个陌生人般,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而此时司马昭已经走出帐外了...

在经过王元姬身旁的同时,司马昭虽与她擦身而过,却并没有在意她的存在。

“昭弟!”

回过神来的司马师赶紧追了出去,而王元姬也紧跟他的步伐。

当他们来到军营的马场时,看到司马昭正在解开拴马的绳子,于是司马师上前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你要去哪儿?”

司马昭答道:

“我无法认同他的做法,这里也没有我留下的必要,我要回洛阳去见母亲。”

司马师知道现在司马昭对父亲的成见很深,继续让他们二人呆在一起也无法改变水火不容的现状,而且母亲的确很挂念司马昭的安危,于是他松开了自己紧抓着司马昭胳膊的手:

“那也好,这样吧,我请邓艾和王基保护你回去。”

但司马昭却婉拒了司马师的好意:

“不必了,我一个人可以回去。”

司马师仍旧不放心司马昭一个人回去:

“你离开魏国这么长时间,而从这里回洛阳又路途遥远,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不行...”

说罢司马师看向了在场的王元姬,考虑她毕竟是女儿身,长时间逗留军营很不方便,更不安全,而且他也认为王元姬应当可以在路途当中开导他,于是便说道:

“我看让元奇陪你一起回去吧,他也是受母亲委托的人,正好可以回去向母亲复命。”

司马昭回想起当初王元姬曾经拿出过母亲的玉佩,所以对她和母亲的关系并不怀疑。

可王元姬却被司马师这一冷不丁的话语给惊住了,正当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复的时候,司马师凑到了她的耳边小声对她说:

“你曾经说过,要亲眼看看昭弟是什么样的人,再决定到底嫁不嫁给他,如果他走了,那你此行的目的不就达不到了吗?”

王元姬心想事情确实如此,自己之所以冒险女扮男装混进军营,又和邓艾等人深入敌阵营救司马昭,目的就是为了亲眼见证,他到底是不是自己能够接受为夫婿,而如今她还没有得到自己的答案,司马昭若是离开了,自己继续留在这里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说,你到底要不要走?”

在一旁的等待的司马昭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而王元姬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决定:

“走就走,干嘛那么凶...”

送走了司马昭和王元姬之后,司马师回到了帐中,不过此时帐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大司马曹真之子,同时身为监军的曹爽。

而且帐中的气氛很不寻常,曹爽开始拿张郃遇伏身亡一事发起了对司马懿的攻讦:

“陛下得知左将军战死后非常伤心,我大魏从此在西垂边境失去了御蜀的一道屏障,而本监军听闻张郃将军之所以会违背兵家大忌强行追击敌军,正是因为大将军您的强行命令,最终才会落得惨死木门的下场,不知大将军对此事作何解释?”

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来曹爽抓着张郃之死不放,并且利用这件事步步紧逼司马懿。

性情冲动的程武想要上前反驳曹爽,却被牛金拦住了,而司马懿在长时间保持了沉默之后,终于对曹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件事我我愿意负全部责任,稍后我便会上表陛下请罪。”

曹爽听了司马懿的话,虽然对他丝毫不加以自辩,反而主动愿意对张郃之死负责的态度表示惊讶,但他毕竟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便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大将军果然识得大体,如此本监军就放心了...”

等到曹爽离开之后,程武充分将自己对曹爽的不屑表现在脸上:

“狗仗人势的东西,连他这样的草包小卒都敢上门来将你的军!”

司马懿的脸色看上去也很不好,自张郃死后几乎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因为他的背后有老帅的支持和操纵...”

说罢司马懿看向了牛金:

“对了,我先前拜托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牛金回报说:“已经查清楚了,之前向张郃将军传令的那名斥候并非是我们麾下的人,有人看到他从曹爽的营帐中偷偷几次进出,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他的踪迹,估计是被灭口了,而就在我们到达上邽后不久,由曹爽极力推荐运送关中之粮的驸马何晏也来到了军中。”

“这就不奇怪了...”

听完牛金调查的结果之后,司马懿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虽然和曹丕、曹睿的关系都不亲密,但却与曹真私交甚笃,况且他机敏博学,一手丹青妙笔除了已故的钟繇和胡昭之外,无人能出其右,如果是他来模仿我的笔迹,那常人无法分辨就再正常不过了...”

得知是曹爽和何晏暗中利用张郃之死来陷害司马懿,程武气得直咬牙:

“这些只会使阴谋诡计的混账!”

对此司马懿的心态却很平和:

“我们之间互相使阴谋诡计也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张郃的死我确实也应该负有责任,因为我心中只想着如何将昭儿救回来,以及对付诸葛亮的计策,而并没有想到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张郃,同时也能对我形成打击。”

站在一旁的贾穆也看出了曹爽有多么的阴险:

“他们这是要一箭双雕,恐怕这次对你的仕途地位会形成一定的威胁...”

公元231年(魏太和五年)七月初,魏帝曹睿下诏,命令司马懿及曹爽班师回朝,历时近四个月的魏蜀战争也以司马懿成功击退诸葛亮,而暂时告一段落。

但事实上对于司马懿而言,这一战他并没有获得全胜,而是个输家...

退兵之前,杜袭和薛悌等人都认为诸葛亮不会轻易罢休,来年麦熟之际定然会再度进犯,而陇右的兵粮供应一向十分紧张,这次若不是郭淮及时从羌人部落那里征调,战事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势,所以他们劝司马懿应当在退军之前调运足够的粮草,这样诸葛亮进犯的时候就不会再手忙脚乱了。

可司马懿却对他们说:

“诸葛亮是个很聪明、很谨慎的人,你们能够想到的他基本也能想到。他前三次的进攻之中有两次都集中在陇西,然而却在城池攻坚战方面屡屡没能占得便宜,我料定他下一次进攻必定会放弃攻城,而选择野战来逼我们与他正面交锋,所以地点必定会在陇东,而不会在陇西。至于你们担心的粮草问题,我认为这一点对诸葛亮来说却是更加紧要,他前几次的进攻大多也都因为粮草不济而饮恨退兵,这次撤退之后,他必然会重新整顿军心、广积粮草,而没有三年的时间他是不会出兵的...”

事实上诸葛亮眼下除了整顿军心、广积粮草之外,还有个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那就是中了司马懿挑唆之计,从而中断粮草供给,导致自己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李严。

此时李严得知诸葛亮大军撤退之后,心里觉得诸葛亮这次战败必然会再度动摇他的地位,况且他早就已经做好的准备,那就是将假传粮草匮乏,故而请诸葛亮退军的罪责都推到了岑述的身上,所以在诸葛亮撤兵的消息传到CD后,他装腔作势的对前来禀报的斥候惊声道:

“丞相为什么要退军呢?我们后方的粮草还很充足啊!”

然后李严又假惺惺的对刘禅说:

“丞相如此劳民伤财、数次挥师北征,微臣心想他应当不会那北伐当儿戏的,恐怕这次退军是为了诱使敌军的伪退,吸引司马懿而与之决战。”

李严的目的就是为了火上浇油,等到诸葛亮真的退军返回CD的时候,再突然对其发难。

对于李严明里暗里的频繁活动,蜀帝刘禅看在眼里但却不动声色,选择静观其变。

而正在退军途中的诸葛亮自然也知道李严的阴谋,这时坐在马车内的他,正在与一位神秘人见面,而这个神秘人将一封写好的书简递给了诸葛亮:

“李严先前让狐忠、成藩二人通知丞相后方断粮之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的书信,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自己露出狐狸尾巴,所以这次丞相回去恐怕会面临很大的危机,所以我主才会特地送上丞相这份大礼,以解李严之困。”

接过书简之后,诸葛亮阴阴笑道:

“别把你们那位‘殿下’说得如此仁慈,他不也利用我除掉了未来很有可能帮助司马懿的张郃吗?”

神秘人笑了笑:

“张郃死了,对丞相来说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之前镇守雍州,抵抗丞相数次北伐的人当中,为由张郃、郭淮以及郝昭三人最为难缠,如今郝昭、张郃已死,剩下一个郭淮必定是独木难支,难道不是帮助丞相解除了日后北伐的很大障碍吗?”

“不错,先前你们的主子派你来寻求与我合作的时候,我是提出过先让他除掉郝昭,以表示诚意的条件,他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一次的合谋...”

诸葛亮将书简收入袖袋之中,却并没有因为神秘人的话而消除对他们的敌意和警惕:

“虽然说做大事者理应不拘小节,他与我之间的仇恨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往,但我这个人偏偏记性很好,所以也不敢言忘...”

神秘人感觉到了诸葛**人的寒意,认为他似乎要对自己不利,突然间廖化掀开了帐幔拔出了自己的佩剑,抵在了神秘人的肩膀上:

“丞相想要杀我吗?”

诸葛亮看向了神秘人:

“你放心,这次我不会杀你,因为我还需要让你给我带句话...”

说罢诸葛亮以眼神示意廖化,接收到意图的廖化将剑从神秘人的肩膀上移开,随后神秘人便起身想要离开马车,等他刚刚掀开帐幔准备跳下去的时候,诸葛亮在身后对他说:

“回去帮我转告他一声,如果想要对付司马懿的话,司马昭会是个值得利用的棋子...”

班师回到CD后,李严果真就诸葛亮“私自退兵”一事对他进行突然发难,上奏蜀帝刘禅弹劾诸葛亮的罪行,自以为行事机密周全,毫无破绽的他心中认为这次诸葛亮一定会垮台。

对此诸葛亮十分从容,上呈蜀帝刘禅请求治自己北伐失利之罪,同时他公开了李严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信中清清楚楚的了写明了李严就粮草匮乏一事,请求诸葛亮退军的细节。

刘禅阅完李严的信件之后,着即命人取来了李严写给自己的奏章进行笔迹核对,结果发现两封信件的笔迹完全吻合,这也坐实了李严督办粮草不严、陷害肱骨之臣的罪名。

消息传到李严府上后,李严顿时惊慌失措,他知道自己陷害诸葛亮失败了,于是便打算拿手下督办粮草的岑述来当替死鬼,却不曾想诸葛亮早就把岑述秘密保护了起来,同时诸葛亮将狐忠和成藩等人及时拘押,迫使他们和岑述一起,在朝堂上公然指证李严的罪名,结果刘禅命令李严上朝对峙。

在“铁证”的面前,李严就算是知道这封信是假的,也清楚自己已经面临词穷理屈的现状了,他只好跪在地上向诸葛亮和蜀帝刘禅叩头认罪。

这次诸葛亮没有再给李严机会,他联合了魏延、蒋琬、费祎、姜维等朝中重臣,上奏请求刘禅废黜李严的所有官职,将其贬为平民。

刘禅准许了这个奏章,并将李严流放到了梓潼郡。

从此李严彻底失去了和诸葛亮争夺权利的机会,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而诸葛亮却借此机会,彻底打垮了刘备为了防止自己权利膨胀而牵制自己的李严,不仅在实际意义上加固了自己的集权统治,更在表面上达到了大权集于一身的现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