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主辅相承(1 / 2)
兵力上的欠缺,迫使帕特里奇在选择进攻方向上慎之又慎。
进行作战规划的时候,帕特里奇就发现,如果按照最初的设想,即在山海关方向上佯攻牵制中**队,把主力放在北面,争取从赤峰取得突破,最终打下承德,绕到山海关防线后方,迫使中**队主动从山海关退防,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美日联军必须在承德北面的山区里挺进两百多公里。
因为山区本来就适合防御、而不是适合进攻,所以就算美日联军能够打到承德,也会因后勤保障不济,而无法继续进军。
事实上,因为承德也在山区里面,不管是向南攻打唐山,还是向西进军北京,都得继续在山区内作战,进攻难度丝毫不会降低。更要命的是,在这条进攻线路上,只有一条运力非常有限的单线铁路,以及三条省级公路。加上中**队肯定会破坏铁路线与公路线,所以美日联军在承德方向上的后勤补给很难得到保证。
从战场空间来看,承德距离与山海关防线连成一体的平泉县不到一百公里,直线距离只有大约六十公里。如此一来,就算美日联军能够打下承德,并且从承德出发攻打北京,也得在这里留下足够多的防御兵力。
这些因素都足以证明,从北路进攻的难度太大了。
事实上,这也正好体现在了中**队的防御部署上。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罗耀武一直将重点放在山海关方向上,几乎把所有调动起来的民力都用来加强山海关防线,甚至没有在承德北面部署主力部队。不是罗耀武不重视承德北面的防御工作,而是相信美日联军难以在该方向上取得突破。或者说,罗耀武有信心利用承德北面纵深超过两百公里的山区,将美日联军挡在北京的大门之外。
问题是,帕特里奇并没就此罢休。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放弃以北线为主的进攻战术,集中兵力攻打山海关,不但进攻难度更大,而且在取得突破之前,美日联军必然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如果伤亡过大,就算打过了山海关,也难以立即攻打北京。
受此影响,就算不以北路为主攻方向,也应该有相当的收获。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并没完全放弃北线,也没有将北线当成简单的佯攻方向,而是打算利用北线做文章,为正面突破提供帮助。
如此一来,就得在承德取得突破,对中**队的侧后方构成威胁。
拟定这一作战草案之后,帕特里奇就开始寻求合适的突破方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从赤峰出发攻打承德的主要问题是后勤保障,只要能够解决好后勤保障的问题,就能依靠第十山地师与第四步兵师,加上适时投入的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取得重大突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帕特里奇将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留在了北面。
虽然按照他的作战计划,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有更加重大的任务。比如在打下承德之后,这两个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重装师将担负起威胁与攻击中**队侧翼的任务。如果中**队提前从山海关撤退,这两个师则将向西进攻北京。但是在进军承德的时候,拥有大量主战装备,以及强大炮兵旅的两个重装师更适合守卫山区内的交通要道,至少能够为后勤保障部队提供掩护与支援。
别忘了,美军的重装师都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独立航空旅。
第二骑兵师的独立航空旅拥有两百多架直升机,第二机步师独立航空旅的编制规模还要稍微大一点。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这几百架直升机,就能对盘踞在山区里的中**队与游击队产生巨大威胁,从而确保交通线的安全。
问题是,拿两个主力师去守卫后勤保障线,也未免过于奢侈了一点。
要知道,帕特里奇手里的主力部队本来就不多,不然他也不会再三抱怨,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异常的小心谨慎。
被帕特里奇放在后勤保障线上的,正是前来协助作战的日军。
当时,在北方战线上,日军有四个主力师团与十六个二线师团,总兵力二十万。这还没有包括部署在通辽的大约二十万日军。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虽然受美军主力师不足影响,四个日军主力师团必须伴随进攻部队作战。按照帕特里奇的设想,在遇到攻坚战的时候,就得让这四个日军主力师团冲锋陷阵,从而有效降低美军的伤亡率。但是十六个日军二线师团仍然有十多万人马,足以守住几条主要补给通道,至少能够对付小股活动的中**队与游击队。
如此一来,美军的两个主力师实际上只是起到了防御支撑作用。
也就是说,只有在日军作战不力,遇到了困难的时候,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才会出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