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迫在眉睫(2 / 2)
土地私有。
只有承认土地属于农民,而且世世代代属于农民,并且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当初不是提的打土豪、分田地吗?
只有让农民有了可以保护的对象,让他们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且愿意为此做出巨大努力,才能发动农民。
问题是,这个办法提出来了,却没有被立即采纳。
农民的土地私有了,城市居民的呢?
既然土地私有了,那么那些全民与集体所有的资产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一切都私有了,那么这个国家赖以为生的基本制度怎么办?
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财产私有化,必然会影响到政治体制。
如果有个二三十年的时间,还可以慢慢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问题是在战争时期,这样的渐进式改革显然行不通,一下全部改过来,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对于已经风雨飘摇的中国来说,这绝对是无法承受的重创。
不被采纳,不等于问题就搁置起来了。
如果不能在开春之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夏粮的播种工作,为秋粮生产打开基础,那么大限就只剩下一年了。
到时候,不需要外来入侵者,这个国家都会分崩离析。
因为这个问题确实迫在眉睫,所以连续几次高层会议,都在重点讨论。
推动改革的正是狄劭康等几个较为开明的领导人。实际上,提出改革方案的,也是这几个人。
可惜的是,阻挠改革的力量太强大了。
不管狄劭康的态度有多么强硬,几次集体表决中,由他提出来的改革方案都被否决,由管元山为首的反对派牢牢控制着高层会议。
当然,谁都知道管元山为什么要阻挠这个可以使中国获得重生机会的改革。
只要是改革,就会有变化,也就意味着有人会得到、有人会失去。推动改革的,自然是能够从改革中得到好处的,而阻挠改革的,自然是将在改革中失去利益的。
当然,战场上的战斗,不会因此而结束。
在此期间,美军投入第三个师,用三天时间占领了整个宁波市区。
一月二十一日,美军攻占宁波后的第三天,进抵绍兴。
这一天,美军第四个师,也就是被称为“大红一师”的第一装甲师上岸。同时上岸的还有台军的五个步兵旅。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台军将接管宁波,把三个美军师换下来。
关键还是第一装甲师。
在美军中,享有“第一”名头的部队并不多,而且个个是货真价实的王牌部队。
在此之前,第一陆战师已经在台海战争与登陆战役中有过出色表现,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王牌地位。
论战斗力,第一装甲师绝对在第一陆战师之上。
之前,“大红一师”的正式番号是第一机步师,台海战争爆发后,该师才按照美国陆军的改编计划,成为装甲师。
这绝不是换个番号那么简单,而是实力上的全面提升。
作为机步师,标准配制是一个装甲旅加两个步兵旅,最多在步兵旅加入一个装甲营,第二机步师与第三机步师都是如此。而作为装甲师,标准配制是两个装甲旅加一个步兵旅,而且步兵旅至少有两个装甲营。当然,如果再升一级,成为坦克师的话,则是一个坦克旅加两个装甲旅,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因为装甲部队需要步兵配合,所以美军早就撤消了坦克师,装甲师就是最高编制。
第一装甲师上岸,意味着美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攻打绍兴是必然的,只是重点肯定在杭州。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宁波会战,陈必时把附近的部队都派了过去。
剩下的,也被他抽调去加强杭州的防御。
也就是说,陈必时就没有打算在绍兴死守。
宁波守不住,绍兴也守不住,还不如把本来就不太充足的部队放在杭州,在这座超级大城市里与美军好好干上一场。
如此一来,在到达杭州之前,美军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当然,随着宁波失守,绍兴岌岌可危,美军已经在战场上取得突破,打开了局面,全面进攻只是迟早的事情。
接下来要打的杭州会战,肯定比宁波会战惨烈得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