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灵敏雷晶,测试九人(1 / 2)

加入书签

“尔等九人,通过先前比斗切磋,我已有了大致决断,但为不让尔等因名次产生争执,所以接下来你们可通过此物来判定实力,排出最终次序。”

玉尘国国主放言言语一声,随即翻手挥出一道雷光,雷光于擂台中央乍现,待得光芒收敛,一块人形巨石便是于擂台中央落定。

此人形巨石打磨粗糙,约一丈高大,通体半透明,表面流离着淡淡雷光,毫无任何能量波动发出,看起来就和一个普通透明雕像没有半点区别,可是能被玉尘国国主取出用以评断这大比次序之物,岂会是凡品来哉?!

凌逸等空中所剩七人此刻已是纷纷下落,与黎光启、黎杰二人一同站成一排,同望向人形雕像,而且从黎家五兄弟的神情来看,似乎他们也从未见过这个雕像。

不等众人发问,玉尘国国主已是再次出言解释道:“打造此物之石名为灵敏雷晶,修仙者将自身灵力附于掌心,然后将手掌放在此物表面任何一处,其天灵盖处便会根据感应到的灵力强弱喷射雷光,散出雷光次数越多,则证明其修为越高,虽说修仙者的实力不全然以修为评判,但修为相差太多,也不是法术和宝器所能弥补的,待得尔等判出最强四人,修为最强两人可挑选另外两人比斗,两场生出者,再进行最后决断,取出第一名。”

话毕,在场所有修仙者已是知晓了这第二轮大比最终排出一到十名的规则了。

第十名已不用说,自是那被凌逸打成重伤的黎冲。

其他九人,先是通过这灵敏灵晶依次评判出第一到第九的修为强弱,第五名到第九名在这一轮里就会选出,而前四名则会再进行两次实战斗法,进行第一名到第四名的决断,如此做法,既没有让实力的评判全然依照修为强弱来断定,又可以尽可能公平快速的排出名次,玉尘国国主之智慧,由此可见之高。

凌逸等人对此皆无异议,玉尘国国主随之言道:“既然尔等没有异议,便自主上前测试修为吧。”

话音落下,凌逸九人暂时没有人动弹分毫,而黎杰给了黎生一个眼色,让他们黎家五人里修为最低的十弟开启此次测试。

黎生会意,迈着大步走到灵敏雷晶前,右臂雷灵力喷涌而出,少顷过后,这整条胳膊的雷灵力全部被他压持到了右手上,他整个右手皆被雷光所充斥,然后用掌轻轻按在了灵敏雷晶表面。

手掌触碰雷晶的刹那,这半透明人形雷晶内部忽然翻涌起阵阵雷光,使得整个半透明的雷晶内部闪烁出一阵蓝白色光芒,下一刻,人形雷晶头顶似是被体内翻涌的雷光冲破,朝天际狂喷出一股雷电光束,继而便是第二道、第三道……

直至第五道雷光脱离雷晶冲入云霄,黎生又咬牙一喝,使得那雷晶里有一道光芒不似前五道闪耀,却切实存在的雷光再度冲出。

六道雷光冲入云霄消失不见,黎生气喘吁吁的收手,朝玉尘国国主拜了一拜,退回到自家几位兄长身侧。

见状,夜鸣觉得此物有趣,马上生出跃跃欲试之态,不过他没有立即上前,而是以眼神询问凌逸的意思。

凌逸也觉得这灵敏雷晶有趣的紧,见夜鸣想要尝试,他也没阻拦,轻轻点点头,让他上前。

于是夜鸣迈着骄傲的步子,走到雷晶前,鼓足黑暗灵力附着于右手掌心,随着掌心触碰雷晶,那雷晶内部没有黑暗华光生成,而是同样涌起雷电之力,只不过由夜鸣激发的雷电之力,单以肉眼来看,便是比先前黎生不知强出了多少倍。

一道又一道雷光于雷晶头顶冲出直射云霄,天空中本来聚集在一起的大片白云在黎生和夜鸣先后冲击之下,已是再无半点踪迹,只剩下空荡荡的蓝天挂在高空,显得分外清澈。

八道凝实无比的雷电光束依次发出,随后夜鸣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兴奋,反而等那雷光不再发出,小声愤愤嘀咕一句,转身不悦的走回凌逸身侧,而后不再言语。

在夜鸣看来,自己要是真揍黎生这种货色,别说两个三个,就是来十几二十个他也能将其全部打爆,可是这狗屁雷晶居然只让自己喷射出比黎生多出两道的雷光,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不过心里不痛快归不痛快,夜鸣自信却不自负,毕竟眼下在人家的地盘上,他总不能做出太过分的事情来。

夜鸣之后,众人依次上前。

黎家老四黎泉六道雷光,只不过那第六道远比黎生的第六道气势浑厚明亮许多。

黎家老三黎欢则是七道雷光,第七道稍虚。

黎家老二黎杰也是七道,但第七道闪亮。

尘玄宗高跃同黎杰相差不多,亦为七道雷光,其亮度超过黎欢,稍不如黎杰。

散修王佳七道雷光,几乎与黎杰完全一样。

……

如此接连测试完毕,场中便只剩了黎家老大黎光启以及一直在观望结果的凌逸两人。

黎光启先前不测试,是因为身为黎家大哥,他自是要根据境界强弱来最大化黎家子弟在外人面前的荣耀,只有不断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我黎家子弟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才可以使得黎家地位更为巩固。而凌逸不前,则是心里在暗暗嘀咕着自己测试时该使出多大力气才好。

以凌逸方才的观察来看,这灵敏雷晶的测试规则他已大概知晓,黎生乃是涅灵前期巅峰之境,所以从玄灵初期为第一道雷光基础算起,每一个小境界的增加多散出一道雷光,故而黎生的第六道雷光有些虚浮。

再比如,王佳乃是涅灵后期的修为,同黎杰差不多,故而同为七道闪耀雷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