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潮涨潮落(2 / 2)

加入书签

谢明望见顾悦行又把话题引到了孟百川的身上,隐隐是明白了什么,想了想,干脆接了话:“愿闻其详。”

顾悦行扫了一眼孟百川,轻飘飘道:“对比朝廷国库充实来说,百姓的恐慌,和孟大人的性命,确实不值得一提,毕竟孟大人效忠朝廷,为了朝廷肝脑涂地义不容辞,乱世时候可以战死沙场,太平年间,也能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他一向瞧不上朝廷虚伪的做派,也瞧不上那些朝廷命官们为了所谓的效忠可以付出所有的心性。说起这些来,语调上也没有十分的客气,别人是棉里藏针,他倒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是直接用针去扎孟百川一般。

孟百川咬牙切齿,看着要怒了,顾悦行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十分期待。结果下一刻,孟百川长长吞吐了一口气,没了下文。

他就像是个木偶,没有性格,没有脾气,没有生机,被人命令着面无表情的行走吃饭说话。但是想让他说些属于自己的思想,他办不到。

顾悦行觉得是不是找错了方法和孟百川交流,亦或者说,和这些当官的交流,要首先给对方一个任务,对方才会本着出于完成任务的责任来主动梳理思路,建立自己的思维?

可是又很明显的,孟百川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任务了。他现在的一切表现,都是为了完成那个任务而做出的反应。

顾悦行对这些事情原本不在意。可是如今关系到艾子书,他就不能不在意了。

现在,要么他完成艾子书,杀了孟百川;要么,他就去纠出艾子书错误的原因,为孟百川洗刷冤屈,也让自己不要错杀他人。

一边络央若有所思,结合顾悦行的推论,总结了一番,说道:“也就是说,因为水质的缘故,导致了连月城中的居民得病,一开始,不知情的知府确实去求助了医官,当然,作为朝廷命官,求助的第一对象应该是朝廷,比如上一级的杏林堂,甚至是往上的太医院。我大胆猜测一番,朝廷的医官接到求助前来,结果根据种种迹象和推理,推理出来这种病症有可能和金子有关。至于为什么.......有可能查出来当地居民的病症,和一些金矿周围生活过的矿工异曲同工?”

络央道:“我虽然是初次入世,没有走万里路,到底读了一些书。金矿周围,会有矿工得病,症状是剧烈头疼,恶心不止,重则,会急速死亡。”

络央这个猜测,是有道理的。

如果医官治疗过程中检测出全程的病症和金矿矿工的类似,那么就表示这城下有矿产。然后上报朝廷,朝廷勘察之下,发现下方确实有个矿洞,且是金矿,而且已经被开采多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发现矿产自然是要上报的,但是连月城的居民居然没有上报而且是吞下,而且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朝廷震怒之下明察暗访,比如会得出来起源在于当年的河工。如此追根究底之下,比如牵连极大。

谢明望道:“如果朝廷知道了居然敢有百姓私下昧下金矿,比如震怒而且这些百姓也都是死罪难逃了。但是死罪是最后一步要做的事情了,在当时,朝廷会怎么样呢?”

顾悦行道:“朝廷会顺势而为,既然城中百姓不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以为自己得了疫病,那就如此以为好了。甚至来说,朝廷都不需要亲自动手,撤离医官,封闭城门,撤掉大部分的朝廷差役,就可以把全城的百姓活活吓死。至于那位朱大人......只怕也是因为被这件事情牵连,或许他知道金矿的事情,或许他不知道,可是他无论怎么解释,都已经说不清楚了。既然无法自证清白,那就唯有一死,尚且还能保全家族名声。”

人都是有软肋有牵挂的。朝廷也是如此,江湖同样。为何不管是朝廷还是江湖,都喜欢重用世家子弟,这就是个一个原因,孤胆英雄说得好听,可是实则令人头疼,哪怕是布衣状元,金榜题名时候也会立刻加一个洞房花烛夜达成双喜临门。一来是笼络人才,二来么,成家立业就有了软肋。牵一发动全身,就不敢随便动作了。

这一点,适用于朱大人,同样,也适用于孟百川。

孟百川自己想要为了朝廷鞠躬尽瘁,那是自己的事情,想要用自己的性命保得自己全家加官进爵万世富贵那也是自己的事情。可是,他上朝廷的功臣榜也就算了,怎么还扒着艾子书不放呢?

顾悦行一想这个就烦躁,一烦恼就怒目孟百川。要不是孟百川闭目养神躲在阴影中,估计都能被他活活给看穿。

谢明望若有所思:“所以说.......朝廷用疫情封城来掩饰金矿?而这金矿倒塌,也是因为朝廷取走了另外的金矿?”

“谁说不是呢,”顾悦行冷冷道,“这就要问问这位孟将军,当初带领军队入城,之后没过多久,士兵就离开了,百姓也不见了,然后呢,地坑出现,整个城市坍塌.......为何之前不塌呢?”

为何之前不塌,原因就要从那些骷髅上找了。城中百姓每次挖走一个金矿石,就会取而代之的填上一个硬如金刚石的骷髅取而代之,这才保证了这个连月城多年不塌。虽然暂时不明白这头骨和尸身分别中毒的原因,可是头骨的作用应该就是这样。而至于后来塌陷,是因为孟百川带的兵士挖走了剩下的金矿,而且没有用头骨填充的原因。再加上地下水的干涸导致了石壁脆弱。

而这一切种种,起因居然还是因为颂雁江的水。若非是江水褪去,百姓也不会中毒发病,然后朱大知府就不会求助,医官也不会发现端倪,朝廷也就发现不了金矿,孟百川也就不会来,然后这里就不会动乱,周至柔也不会选择此地,络央和谢明望也不会寻来这里.......

不来这里,他们几人就不会窝在一个客栈里和一个头骨大眼瞪小眼。而这一切的开始,居然是因为一次江水的涨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