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月饼礼包(1 / 2)

加入书签

,带着购物系统回到80年代

..............

..............

.............

.............

空间足够的大,能够生存一些大的肉食性动物。

对于两只幼虎来说,山林的环境,也有利于它们的成长。

空间里的有些地方,吴有胜是放任不管的,时间长了,树木越发的长得茂密旺盛,就像是深山密林一样。

“去吧,自己去找吃的。”吴有胜一拍两只小老虎的脑袋,说道。

“啊呜~”

“啊呜~”

两只小老虎智力不低,听得懂吴有胜的话,叫了一声,就跑去了林子里,追逐着野鸡和野兔。

................

................

“这些药材,都长的不错啊。”杨玉秀看了看自己栽种下的一些药材,说道。

“嗯,先前浇了一次灵池里的水,生长的还行。”吴有胜点了点头。

“那边那棵,是几百年的老山参。”吴有胜提醒了一句。

这棵老山参,是今天早上,黄三从山上挖来的,原本是黄三的爷爷守护了几十年的东西,打算当成黄家的传家宝一样珍贵的东西,一共有两棵,都是好几百年的野山参。

为了感谢吴有胜的恩情,黄三就特意挖了其中的一棵老山参出来,想要送给吴有胜。

心意领了,吴有胜也没白要,那不是他的风格,最后,花钱买了下来。

种在了药园子里。

“嗯,知道了。”杨玉秀仔细的看了看,往边上挪了挪,还在老山参那里,做了个标记。

药园子里的其他药材,都长的很有活力,当然,大多数还是幼苗状态,吴有胜也没有特意的给催生药龄,暂时还用不上。

就让它们自个儿满满的生长,等什么时候需要年份久的药材,再催生出来。

.................

.................

之后,吴有胜休息了一会儿,养足了精神后,就开始试着酿造粮食酒了。

以小麦为主料,先制作酒曲。

当然了,酒曲的霉菌生长,不是一两天能成的,得需要适宜温度的发酵,慢慢的,才能成为合格的酒曲。

就像是酿酒一样,也得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经历时间的流逝,才能酿出好酒来。

吴有胜也不急,慢慢来呗,反正时间是充足的。

................

............

.......

花了一些时间去制作酒曲,另外的时间,吴有胜也没闲着,收集了一些蜂蜜。

吴有胜是空间的主人,一般来说,空间里的动物,是不会伤害自己的,反而会亲近自己,所以,采蜜也是一样,很轻松的就采了好几大瓶子的蜂蜜。

蜂蜜浓稠香甜,过滤了后,颜色看着呈现金黄色的。

一般来说,只有蜂王蜜,才有这样的品质,不过,外界蜂王蜜很少。

空间里的产的普通蜂蜜,就有蜂王蜜的品质了,甚至是更好一些。

吴有胜泡了一杯蜂蜜水,尝了尝,味道很好,回甘绵长,喝了后,神情舒畅。

诚然,蜂蜜还有美容的效果,杨玉秀就打算每天早晚都喝一杯蜂蜜水。

没有女人是不爱美的。

尽管杨玉秀已经很漂亮了,加上长年食用一些蕴含灵气的食物,这么多年过去,身体是越来越年轻了,皮肤也是细腻白皙,没有成为‘黄脸婆’,村里一些妇人,都十分的羡慕。

................

.............

............

两人在空间里,无忧无虑的过了两三天,随意的玩乐,有时候,去大湖里游游泳,有时候,摘些果子来吃,有时候,亲自种一些植物,玩累了就在竹楼的卧室里睡一觉。

到了第二天早晨,天亮了以后,两人就精神饱满的从空间里出来。

..............

..............

杨玉秀起床做早饭,吴有胜就去开始了自己的搬运大业。

随意的在村子里走了走,碰到空间里没有的植物,就弄进去,碰到有鸟儿,或是各种的虫子,能够弄进去,也都弄进去。

物种多了,空间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完善,空间也会随之而扩大。

.........

.............

“爸爸,回来吃饭了。”

“好,知道了。”吴有胜回应了一声,

家里的两个小娃儿,越发的聪明了,两岁多的孩子,能走能跑能说,看着比村里的其他孩子,要灵动的多。

村里人都夸吴有胜夫妻俩的基因好,吴有胜是个知识分子,杨玉秀又长的漂亮,十里八乡的,说是最漂亮的,相信也没人会反驳什么,生出的孩子,又天生就这么聪明,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吴有胜家里的风水好。

这么多年来,不少人一直很坚信这一点,吴有胜听见了,也是一笑置之,没有理会。

没办法,千百年来,风水玄学一直流传,不能说人愚昧,要是真的玄学一点儿用也没有,那不可能,要真这么有用,那也是两说的事情。

不过,有些人就信这个,你也不好和他去争辩什么,只能是听之任之了。

“走,咱们回去吃饭。”吴有胜一把抱起儿子,回到了家里。

吃饭的时候。

“阿秀,我等下把家里的十几头猪给卖了,还有一些鸡鸭兔子,都卖了,留一些就可以了,养太多,顾不过来。”吴有胜说道。

“嗯,好。”杨玉秀应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