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外藩失据(2 / 2)
自十八世纪,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时代起,法国的势力就开始不断渗入越南。
后来虽因大革命,和争霸欧陆等更重要的事情,法国人暂时减缓了在越南的脚步。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后,他们对越南的兴趣再度提升。
特别是在败于普法战争之后,法国人将扩大“黄金半岛”的势力范围,视为挽回颜面的最好方式。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蚕食,至光绪朝时,法国已经控制了越南大部。并通过多次与其缔约,企图在法理上实现排他独占的目的。
而越南君臣,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鼠首两端。游戏于清法两强之间。还对境内的“黑旗军”时而利用,时而防范。
他们如此反复,自以为能在夹缝中游刃有余,结果却是终尝恶果。
越南人在最初时,未能看清法国,既想把他们变为殖民地,还要以之为跳板进一步图谋大清的本质。
他们只是认为,此时大清势弱,幻想着可以倚靠法国,借机摆脱与大清的宗藩关系,得以自立。
也是因为怀有这样的不臣之心,他们在未向宗主国报告的情况下,就擅自与法国签订条约。
而当随着法国的侵略一步步加剧,吞并之心尽显,越南君臣才回过神来。为了避免亡国,他们又转过头来,开始不断向清廷求助。
仅在光绪八年至九年间,越南阮氏王朝就通过各种渠道,向大清发出了数十次请援的要求。
与此同时,越南人也在寻求,驻于其北圻境内的“黑旗军”的帮助。并正式授给其合法地位,用于抵抗法军。
而在更早的光绪四年时,清越边境曾发生过的一场平乱事件,也对越南的局势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那一年,清将李扬才在叛乱后,窜入越境,危害一方。使得越南北圻地区,原本就丛生的匪乱,更为加重。
面对这些乱象,越南方面无力进剿,遂请清军入越剿匪。大清随后派出淮系冯子材部入越,在出兵短短数月内,便迅速剿除。
此事令越南君臣,深感震动。他们对清军的实力刮目相看,由此转向亲近清方。重拾字小事大,以求庇护。
清军在平乱后,仍分有部分军力留驻北圻,成为了觊觎北圻的法国人的眼中钉。越南的形势,也变得愈发紧张复杂。
其实清廷这边,在正式接到越南的求援之前,就对法国在越南的扩张,有所警惕。
但当接到越南的屡番求援时,该如何应对,却在大清朝野出现了争议。
不出意外的,在朝廷里面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提倡出兵援越的主战派。另一种是,主张弃越自保的主和派。
主战派,以清流党居多,也间有许多洋务派人士。
他们以“唇亡齿寒”为道理,从大清的外围防御主动权作考虑。甚至有人提出,应尽量多占越南国土,以增加大清的国防纵深。
当然,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字小之仁,也是他们更在意之处。
而主和一方看到的,则是越南素来政令不修,又久怀不臣之心,直至无力,才求助于我。大清即使出兵相助,也恐难对其维护,反惹非议。
因此他们主张,与其劳师远征,损伤自家国力,不如就此割舍,与法方划清边界,从此相安。
朝中两派意见,争论一时,但主战派占有上风。随着其声音愈发高涨,朝廷也终于做出了,出兵援越的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