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宫乐,声声醉人(1 / 1)

加入书签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再现晚唐宫廷女子品茶奏乐的画作《唐人宫乐图》。这幅画为绢本设色。画面中央有一张巨型方桌, 12位宫廷女子或坐或站,围绕四周。她们有的轻摇团扇,有的悠闲品茶,有的吹弹奏乐。

她们手中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是胡笳(也叫筚篥)、琵琶、古筝和笙。旁边站立的两个女子中,还有一个正轻敲牙板,打着节拍。这曲子想必悠扬动人,你瞧桌子底下的宠物小黑狗都半眯着眼,陶醉在音乐声中呢。在她们围坐的大方桌上摆放着各种茶具。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她身旁的女子手持茶盏,似乎听曲子入了迷,连茶都忘了喝。画面左下角的女子正细细品味着茶的芬芳,而她身边的侍女则伸出右手,等着为她添茶。

在《唐人宫乐图》中刻画的12位美女中有10位打扮得非常隆重。那么她们究竟是什么身份呢?有人说她们是宫中的嫔妃,闲了没事,大家坐在一起玩玩音乐。但也有专家指出她们应该是宫廷女乐师。理由是这样的:在古代人物画当中,人物地位的尊卑是用形体大小来表现的,身份尊贵的,人就画得大点儿,身份低下的,人就往小里整,这跟你本来的高矮肥瘦完全无关。比如在宋仁宗皇后的画像中,这皇后看上去有侍女的两倍大。在《唐人宫乐图》里也是一样,两个站着的侍女身份低,明显画得小,而其他十个女子画得比较大。这十个人不仅身型大小完全一样,座次、服饰也没有明显区别。如果是嫔妃的话,肯定有不同等级,所以她们很可能是女乐师。

这幅画上并没有画家的款印,作者不详。既然如此,有人就会问了:凭什么说是唐人宫乐图,而不是其他朝代呢?的确,这幅画作曾被误作为《元人宫乐图》。后来专家仔细考证了画面内容,才将它的年代确定为晚唐。

咱们先来看画中女子的装扮,她们身着唐代时最流行的服装“高腰襦裙”。

甭管你是胖是瘦,只要穿上这款裙子,身材的缺陷就全被隐藏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很有才?咱们再看发型。她们有的将发型梳向一侧,这叫“堕马髻”;有的则将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边束成球形,叫做“垂髻”;还有两名女子头戴花冠,形状就像是把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看上去妩媚妖娆。

此外,绷着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都与唐代的时尚相符合。还有一项重要证据,那就是这幅画表现了晚唐宫廷的饮茶方式,那与现在可是大不相同。首先,人家不用茶壶,桌中间放的是大茶釜,茶叶煎好之后就将汤汁倒入其中;其次,人家斟茶不是直接倒,而是用长柄茶杓将茶汤盛出,再分别舀入各自的茶盏中;注意了,喝茶用的也不是杯子,而是有圈足的碗,这倒有点像咱们今天的“大碗茶”。

饮茶的风气在晚唐十分流行,我们熟知的“茶圣”陆羽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了《茶经》。他在书中摈弃了唐代以前粗放的饮茶方式,极力提倡“煎茶法”,而我们眼前的这幅《唐人宫乐图》可以说是“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也是晚唐宫廷茶事重要的形象证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