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开始准备(1 / 2)
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
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
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五邑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这些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厂、木材厂做美国白人不肯做的工作。
1880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中国人却有工开。于是,白人嫉恨中国人,无端地指责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
由此,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排华法案》,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向美国东海岸迁移。首先进入纽约的华人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勿街、柏克街落脚,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形成。
刘华带着罗婷尹来到了这里。
进入唐人街,道路两旁挤挤挨挨都是食品店、餐馆、咖啡屋、佛寺以及小百货商店。
开始一家家店的找寻起来,耳边不时传来粤语,闽南语,虽然听不懂,却也倍感亲切。
看到一家香料店,走了进去,用中文和老板打了一声招呼。
老板也不问他们买什么,直接端茶倒水的要他们先坐一会,仔细的打量一下他们,又问他们是不是刚来美国的,有没有什么困难?
刘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开始说起了自己和罗婷尹的情况。
一听他们是来上学的,老板就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不厌其烦的开始交待一些在美国生活,需要注意的事情。
感受着这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关心,刘华眼眶都有点湿润,真的不容易啊!
看了看罗婷尹,同样的眼眶微红。
聊了半个多小时,因为还有事要办,刘华不得不站起来,买了点五香粉和辣椒酱。
老板也不问他们干嘛用,说学生不容易,坚决的不肯收钱,刘华好说歹说他才收下。
刘华带着罗婷尹走出店铺,老板把他们送到门口,盛情的要他们有时间多来玩。
微笑着应承下来,才沿着街道继续找寻起来。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一家范师傅铁匠铺。
走进这家不到15平的小店,燥热扑面而来,比外面最少高了10度的样子,一个中年男人正叮叮当当的打着铁,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
刘华不得不忍着炎热,走到他面前,大声的招呼,“老板你好!”
中年人放下锤子,连声说,“不好意思,没注意”,把刘华拉到离炉子远一点的地方。
又道,“小兄弟有什么需要啊?我这应有尽有。”
刘华从包里拿出他画的煎饼用的铁板图纸递了过去,上面标了尺寸,样式以及厚度。
“我想打一个这样的东西,不知道老板能不能做?”
中年人接过图纸细细的看了起来,过了一会才抬头,“能,不是我老范自吹,在这唐人街我的手艺都是…”
用手举着大拇指比划了下,继续道,“所以小兄弟你就放心吧!只是需要点时间啊。”
能做就很高兴了,刘华欣喜的问,“多少时间啊?”
范师傅举着两根手指道,“两天,你过两天之后来拿就行了。”
“没问题,那就拜托范老板你了。”两天而已,反正铺子都还没租好呢。
说完刘华就准备离开了,刚招呼罗婷尹一声。
范师傅慌忙的拦住,“等等,等等小兄弟。”
刘华不解的回头看着他。
范师傅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大家都是中国人,要是别的小玩意就算了,你这个东西,我要是做了,你不来取,我可就砸手里了。”
顿了顿才继续说道,“所以小兄弟你能不能先给点定钱,不是不相信你,只是我这也是小本经营,你看?”
刘华明白了,人家的担心是正常的,从口袋里掏出10美元,递了过去,“哎呀,是我考虑不全,你看够不够?”
范师傅接过钱,使劲的点头,“够了,够了。”
“那我们就先走了,范师傅你也好早点开工。”刘华也懒得让他写个单子了,同为中国人,这点信任还是该给的。
范师傅拍了拍胸脯,“放心,耽误不了你的事,两天后来取就是了。”
刘华点点头就和罗婷尹走出了铁匠铺。
事都办完了,刘华就想回学校,可一看罗婷尹东张西望的神色,心里一动,“我们逛逛吧?”
罗婷尹开心的小脑袋连点,“好啊!好啊!”
跟着刘华来到这里,根本没她什么事,这么远过来了,肯定要逛一逛啊!刘华不问,她也要提的。
接下来就变成罗婷尹带着刘华逛了,各种小吃都要试一试,好吃的她自己吃,不好吃的全给了刘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