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内讧的代价(1)(2 / 2)

加入书签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王承恩是不会说出来的,皇上已经开始担心诸多的皇亲国戚,认为这些皇亲国戚进入到朝廷,不是什么好的决定,特别是朱审烜的背叛,在朝廷里面的影响很大,也直接改变了皇上以前无比信任皇亲国戚的思维。王承恩是完全拥护皇上的决定的,至于说他本人,也感觉到了,若是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皇上一旦再次信任皇亲国戚,太监的地位同样要受到影响。

从王承恩的角度出发,朱由菘的结局当然很惨。

得知王承恩大骂自己,秦三德放心了,若是王承恩对这件事情不管不问,那才真的是危险了,既然王承恩开口了,就一定会从中周旋的。

周延儒那里的消息,还不是非常的明确,这大概是源于周延儒没有明确的表态。

秦三德是有些怨气的,你周延儒在这等关键的时刻,不明确表态,让他的一颗心不得安宁,上下摇摆,这是什么意思啊,可冷静下来之后,认真仔细分析之后,秦三德明白了,周延儒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其实也是支持他的,若是周延儒反对了,肯定会有话语透露出来的,这大概因为朱由菘是朝廷的官员,周延儒在这个时候,不能够明确的表态,否则表现出来对太监的关心,皇上会怎么看。

人着急的时候,一点点的小事情,都会弄得草木皆兵。更何况是关乎到自身的性命事宜了,秦三德想的很多,也按照自身的想法,一步步去落实了,到了现在,他只能够等候,改办的事情全部都办好了。

相比较起来,朱由菘的感觉要迟钝很多了。

孙泰提醒之后,朱由菘也引起了警觉,他本来是想着从京城打听一下消息的,但因为手头的事情太多了,特别是接连惨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为了能够守卫南京和凤阳府,朱由菘可谓是呕心沥血,暂时顾及不到其他的事情了。

消息是先后传来的,进攻浙江的四万大军惨败,几乎被全部歼灭的消息以及黄得功兵败之后,不愿意投降自杀的消息传来之后,朱由菘已经知道了,秦三德当初做出来的所有安排,全部都失败了,可谓是断送了二十余万的明军,也丢失了大量的土地。

这里面的责任就很重大了,对于南京的守卫防御以及凤阳府的守卫做出来全面的部署之后,朱由菘开始思考这里面的责任大小了,要说他完全没有责任,这也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主帅,可先期的所有事宜,都是监军秦三德安排部署的,这也是不少官吏都知道的,特别是南直隶兵部尚书孙泰,更是清楚里面的缘由,如此情况下,朝廷就算是要处置,也是首先需要处置秦三德的。

秦三德称病,朱由菘认为是心病,其实就是想到朝廷马上就要追究责任了。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朱由菘才想起来,南直隶的战斗情况,他没有及时的禀报朝廷,朝廷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应该说第一个阶段的战斗全部都结束了,接下来战斗的重点转向了南京和凤阳府了。

奏折很快写好和补充好了,朱由菘犹豫是不是给秦三德看看,这里面都是实话实说的,没有掩盖矛盾,没有回避问题,这里面的主要矛盾也是秦三德承担的,朱由菘有着一部分的责任。

犹豫再三之后,朱由菘也做出来了一个自私的决定,奏折不给秦三德看,直接上奏朝廷,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秦三德一直都是称病不出,什么事情都不做,到了如此关键的时刻,也是需要承担前期失败的主要责任了。

从目前南直隶的稳定来说,朱由菘自我感觉不错,尽管局势很是紧张,可他几乎每天都要出面,布置大大小小的事宜,都是亲自参加的,这种频繁出面的方式,其实是告诉南直隶的诸多官吏,南直隶暂时不会出现什么大事情,所以诸多的官吏,也还能够勉强稳定。

至于说是不是能够继续稳住南直隶,能不能守住南京城,朱由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他觉得,南京城可是大明王朝的陪都,守住这里问题不是很大,再说了,厮杀开始之后,朝廷也一定会派出大量的援兵,前来增援,或者是对苏天成展开进攻的。(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