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枫亭阁(2 / 2)

加入书签

以前宋文墨发过很多的动态,于秋白从来没有点赞过,可今天他却异常的点赞了。

宋文墨正看的入神,一阵男声把她拉回了现实。

宋文墨抬头朝门口看去,原来是林昭雄。

“小宋,吃饭了。”

林昭雄勾了勾手指。

村长和村长夫人都做好了晚饭,大家都入席了。

高月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给宋文墨腾出凳子来。

宋文墨走到高月的旁边坐了下去,对着桌子旁的人们尴尬一笑,说了句抱歉。

大家都坐好了,宋文墨最后一个才来,着实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村长的夫人就坐在宋文墨的身旁,她给宋文墨夹了一块肉,放到了宋文墨的碗里。

她看她的眼神里,都带着暖暖的笑意,“看这姑娘瘦的,多吃点。”

“谢谢。”

吃过晚饭后,宋文墨便早早的入睡了,许是今天坐了一天车的缘故,她总觉得非常的累。

可她又做那个梦了,又梦到了那个叫林枫亭的男人。

林枫亭那些画像,在湖边寻她。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她整天忙的,根本就没有时间想那个叫林枫亭的男人。

尤其到了这个村庄里,林枫亭入她的梦入的更加的频繁。

接连了几天之内,一直都有那个人的身影,她用手拄着自己的头,“看来,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今天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和村子里的村民聊天,因为他们是旅游村庄,所以当地的人基本上都会说普通话。

这天一个村民领着宋文墨到了一间竹屋,门上的牌匾上写着“枫亭阁”。

宋文墨愣了一愣,村民的手掌在她面前晃了很长时间,才缓了过来。

村民领着宋文墨进去逛了逛,木头制的书桌,很矮。

屋里的墙壁上没有黑板,看来没有被二次改造。

村民给宋文墨讲了讲这个竹屋书堂的来源。

以前云南这片地方,经常受到贼人的惦记,教育还有经济都比较落后。

人们基本上,是能往中原跑,就往中原跑。

可偏偏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来到了南边,来到了云南。

他说,他是一个教书先生。

可就是这个教书先生,赶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贼人。

所以当地的村民,就给他建造了一所房子,让他住在这里。

他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本来应该是教书先生的客厅的。

可教书先生说,他不需要所谓的客厅,于是家办了几张桌子,制成了课桌,摆在了屋子里面。

都弄好以后,他让村民把家里的男童,都叫了过来,说教他们读书,认字。

可这个破地方,哪里有笔,哪里有纸呢!

所以教书先生,就教他们用树枝,树皮来制作纸张。

大概步骤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

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

因为那个教书先生,才让他们这个偏远的地区,看到了纸。

村子里没有毛笔,他便剪下自己的头发,给孩子们制作毛笔。

就连墨的工艺,教书先生,都教给了他们。

也正因为这个先生,他们这个小村庄里,才出现了那么一位状元。

状元郎曾回乡看望教书先生,可教书先生却离开了村庄。

于是,状元便把这个教书先生曾经住过的地方,以教书先生的名字命名,为“枫亭阁”。

自那以后,状元再也没有回过村子里,只因为朝廷有个规矩,不得在家乡任职。

“那,那个教书先生……”宋文墨的话还没问出来,村民便继续讲道:“教书先生,离开了村子后,便不知所踪。三十年后,有人看到过他,只是教书先生一直保持着年轻的模样,让人实在不敢相认。”

村民讲故事的时候,宋文墨一直拿着纸和笔,在手中记录。

材料要讲究真实性,所以,她便来口问了问,那个教书先生的名字。

宋文墨听到名字的时候,她手中的笔突然掉到了地上。

村民听到声音,低头帮她捡了起来,递给了宋文墨。

这个枫亭阁的客厅是成了书堂,所以往里走,就是林枫亭当年,休息的屋子了。

村民带着宋文墨往里走,墙上的一副画,映入了宋文墨的眼帘。

那双犹豫的桃花眼半睁着,鼻子微挺,只是一张侧脸,却让宋文墨,看的极其入迷。他的手上握着一本书,书靠近他的鼻子,似乎是在闻书的味道。画中人的手指骨节分明,显的格外的修长。

宋文墨看画入了迷,不禁发出一声感叹,“这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也是一名美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