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弱息牵魂(1 / 2)

加入书签

俞香兰回娘家送请帖,一进门就见厅堂里有木工师傅正在锯木板,大哥在一旁收拾碎木屑,一副棺材的雏形渐成,不免大惊失色,问说:“这是干什么呢?”

嫂嫂一把拉住她,悄声说:“给阿爹备的,大夫说阿爹不行了,在算日子走,师傅正赶工哪。”

俞香兰脸色一沉,:“胡说,哪个大夫说的?准又是村保健站的赤脚医生胡说八道。我才多久没见阿爹,前些日子看着不是好好的吗?”

“不是我们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乡医院里的大夫,人家都没让阿爹住上医院,直接就让他回家来准备后事。阿爹咯血了,肺痨病!这几天越咯越厉害了。”

俞香兰正要开口,叶芙槿从另一个屋里走出来,朝她招招手,又指指自己和俞细命那个屋的方向,示意她小声说话。

俞香兰急步走到她的跟前,小声说:“为什么不上县城医院?我们都在县城住着,为什么不带阿爹去大医院呢?我偏不相信乡医院大夫说的话,今天我就带我阿爹上县城去。”

俞香兰的哥哥说:“阿爹是不太行了,一晚上都没有睡觉的点,不是呻吟就是咳嗽,我在隔壁楼上都听得见,跟着难受。人老了,说不行就不行了。”

俞香兰忍不住抽泣起来,叶芙槿含泪说:“他那是疼得受不住才呻吟几声,又不让我起来帮他抚抚,今早看那一大盆的草木灰上全是血块。这会儿他才稍稍合上眼,就让他多眯一会儿吧。”

俞香兰收起泪,脆生生地说:“不行,不能在家里这么拖着,我这就叫人帮忙,就是用板车也要把他拉到县城去。”

大哥帮木工师傅递了块木板,边说:“上县城能有个什么用?县城的大夫就能起死再生?阿爹上了寿,儿孙也满堂,我们会给他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老人百岁(福宁地方话里将老人去世称做"老人百岁’)是件喜事,他要是在外头三长两短,才是不暝目。”

嫂嫂和做棺材的师傅都点头称是。

俞香兰却急了眼,怒目而向,:“难受的人是阿爹,谁能替他受痛?不上医院在家一天天地等死呀?阿爹的生死就由你们儿子说了算?我这当女儿就说不了话了吗?”

哥哥的脸上也有些怒意,:“有你这么说话的吗?说得好像我们见死不救似的。”

嫂嫂小声地嘟了句:“也得听听阿爹阿娘的意思,这天底下也不是就你一人懂得孝顺爹娘。”

俞香兰想驳斥嫂子的话,听到俞细命急而凶险的咳嗽声,赶紧上他的屋去了,叶芙槿虚弱不堪地跟在后面。

俞细命示意俞香兰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缓了缓气,慢慢地说:“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也知道自己是到了该了的时候。知道你是个孝女,但老话说家和万事兴,你就不要多说话啦!正好你回来,有件事我必须跟你说,我知道也就你会替我办得到。”

俞香兰又抹开了泪,哽咽着说:“您说吧。”

俞细命喘了喘气,:“我那在南洋的兄弟不知道怎样了。他刚回的头一年,我还收到他一两封信,怎么后来又音信全无了呢?他是不是已经‘百岁"走了呢?我惦着他呀!”

一阵急喘令他无法说话,叶芙槿小心地抚了抚他的后背。

俞细命缓了缓气,又说:“海海是他认的幺子,等他长大了,让他一定要下南洋,想办法把他接回来哈,这是他的心愿,叶老总要归根。人去了,魂总要归故里的。”

俞香兰:“您先顾好您自己吧,别太惦着人家,人家一堆亲人都在身边,不一定要回来的。”

俞细命的一只手猛捶着床沿,说:“你不懂的,你不懂的,这人一辈子就是苦啊!我们那时在南洋,洗碗拖地,拉洋车,割橡树皮,当护院,什么活都干过,再苦再累再怎么受欺辱,也就不过是咬咬牙,你安慰我,我安慰你的,说攒够钱就回唐山。番仔没把我们当回事,我们何苦要把一把老骨头埋在人家的地里,所以说要回来,一定要让他回来呀!”俞细命泪光闪烁,不住地气喘,又不放心地说:“你叫海海回来,我有话跟他说,不要白拿了人家的金链子,做人要有诚信。”

俞香兰看到他激动气喘的样子,忙说:“阿爹,我懂的,我懂的!海海一定会下南洋的!要是我们日子再好一点,把他们都接回来。我听大明说了越南侨民回来了好多,政府特地设了两个大农场安置他们,他们生活得无忧无虑,比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滋润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