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四零 闭口不言禅,上善若水(2 / 2)
闭口禅几乎是佛家修行中最为艰苦的一种修行之意,佛家认为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修闭口禅目的即为减少口业,佛宗史上修闭口禅的人并不少,但能坚持者却是少之又少,而这坚持下来修成正果的人,无一不是信念坚定,佛法高深的大德高僧。
所谓“一生闭口禅在心,佛也奈何你不得。”,可见这门佛法修行到高深处是何等厉害,智光大师乃燃苦大师代师收徒的师弟,想必当年燃苦大师也是极为看重于他,才代师隔代收徒,就如他师父燕惊尘那般,年少时惊采绝艳,走上了蜀山,却不愿拜在任何一脉之下,所以玄霄子真人代他师父,也就是蜀山前代宗主道阳真人所收下了这个隔代徒儿,严格算起来,虽非正统,但也算半个长门一脉了。
林辰暗暗算了算,心中不禁有些骇然,智光大师少说也有六百年道行,修闭口禅至今,闭言六百年,一朝启唇,禅音佛言必然清亮如惊雷,只怕强大如他师父燕惊尘,也不愿面对这位大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正有些发怔,见得燃苦大师走了过来,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伤势未愈,请多保重。”
林辰微微躬身,笑道:“有劳大师关心了。”
燃苦大师微微一笑,看着眼前大佛,道:“施主可是对我寺舍利佛冢有什么想法?”
林辰点了点头,叹道:“不愧是玄门佛门正宗,如此鬼斧神工的手笔,天下间只怕也只有梵音寺一家了,这里给我的压迫感,我也只在蜀山师祖祠堂感受过。”
燃苦大师轻转念珠,沉默了片刻,慈祥目光直视林辰双眼,平和的声音再次响起:“施主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御剑出入青冥,在长天之下俯瞰大地,大概只觉得这片曾经高山仰止的大岳巨佛只不过是一方不起眼的土丘,和一堆覆着青苔的蚁穴无异。”
林辰怔了一下,随即眉头一挑,笑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大师可是在暗喻修行之道,便是这个道理?”
说着,他想了想,不等燃苦大师说话,又道:“比起看山,我更愿意看水,所谓上善若水,我修剑之人便常常以水喻道,小到池塘小溪,大到江河巨海,世间所有的水,都必然往低处下流而无法自溯,这便是我剑道的绝然无回,一往无涛的气魄。”
看到一旁净明若有所思的样子,林辰顿了一下,微笑道:“所以小子觉得,上善若水,落水无回,何尝不是修行至理,乃至做人,自己觉得怎么做是正确的,便会怎么去做,当然前提是有道德底线,能辨善恶是非,这种前提下,依本心而随波逐流,未尝不是一种人生。”
一语落下,场上其余三位大师脸容微动,轻轻颔首,看向林辰的目光颇有深意。
燃苦大师同样不可置否,含笑低念一声:“阿弥陀佛。”
随即看了看天色,此刻阳光明媚,光耀大地,人影居中,正是午时将近,燃苦大师脸上肃容,道:“我们进去吧。”
说着,燃苦大师在前领路,带头走上了那一座座拱桥一般凌空突起的山石,向大佛中空的肚腹之地走去。
身后燃难、慧远、智光三位大师紧随其后,林辰和净明两个小辈相视一眼,也连忙跟了上去。
一路所见,禅光隐隐连成了一片海,林辰心中颇有几分激动,能以外人身份见识到梵音寺此等重地,天下能有几人?
倒是见到净明一直若有所思,目光游离的样子,林辰不禁问道:“小师父,在想什么呢?”
“施主所说的上善若水,剑道、人生当下流一说,实令小僧眼界心境大开,甚有裨益,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施主果然是世间奇男子。”
净明回头一笑,面上神情颇为天真清秀。
“呃……”
林辰一时哑然,声语一窒,连声咳嗽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