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历史的拐点(1 / 2)
对于罗森而言,这或许是自他莫名其妙来到大梁国之后,意义最为重大的一刻。
因为接下来赵无双的一席话,将给他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推翻之前地球方工作组的一系列推论与猜测。
解开一切隐秘的关键,便在于大梁国的历史。
在此之前,罗森虽然在裁决司的崇文院中看了很多书,但很可惜,里面大多数都是诗词文章选集,以及过往裁决司所判的经典案例。
里面有没一本书提到过大梁的历史。
罗森甚至不知道当今的年号是什么。
或者说,大梁到底有没有年号?
工作组从崇文院诸多书籍中所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便是当今天子对有才华的文人颇有青睐。
由此为罗森制定了以文入政的基本方针。
只不过后来因为州府连环奸杀案的突发,工作组临时调整了重心,紧急搭建了专案组,一切以帮助罗森破案为第一要务。
但总的来说,不管是罗森,还是地球方工作组,对于大梁国的信息都知之甚少。
比如大梁的制造工业为什么会如此发达?
不论是钢铁还是玻璃,在大梁都不是什么稀罕物。
大梁的整个政治体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除了皇帝之外,有没有宰相?是否成立了类似于三省六部制这样的官僚体系?在地方上,府首、裁决司与守备府之间的关系又是否存在上下级之分?
大梁的人才选拔制度又是怎么样的?
兴不兴科举?
考不考八股文?
这一切对于地球方工作组来说都是一个谜。
而就在片刻之前,赵朝镜与赵无双父子二人的一番话,则再在罗森心底的疑虑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见过枪。
并称之为火筒。
根据赵无双所说,火筒的来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四百年前,来自域外众蛮国之手。
总觉得听起来有些耳熟啊……
只不过从赵朝镜的态度来看,枪械似乎是一种被淘汰多时的兵器,但至少在两个地方,可能还保留着更加精妙的制作工艺。
一个是皇宫。
另一个,则是一个叫做藏剑山庄的神秘势力。
罗森不知道域外到底是什么地方,藏剑山庄又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一切,都将等待赵无双来揭晓。
因此接下来,他格外认真地开口道:“赵兄说的这些,我当真是从未听人讲起过呢,那些什么草原人,还有……燕国人,当真如此厉害吗?”
这番话当然有些跑题了。
至少与火筒的起源无关。
但赵无双仍旧耐心地为罗森解释道:“罗兄弟,即便清河村信息闭塞,民众愚昧,但你总听说过京安之耻吧?”
罗森无奈点了点头,违心地回答道:“听过。”
“四百年前,献宗皇帝不思朝政,引来宦官当道,独揽专权,一时间搞得民不聊生,哀声哉道。枣州团练教头张泽世揭竿而起,随即在半年之内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攻入京安城,宦官头子魏思贤携献宗皇帝及太子李仁出逃,后张泽世于京安城搜刮了白银二百余万两,再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这便是京安之耻。”
闻言,罗森不禁暗暗吞了口唾沫,眨巴眨巴眼睛道:“后来呢?”
“后来,草原人趁我大梁内乱,大破拥雪关,草原王携五千铁骑一路南下,擒杀了张泽世,献宗皇帝于天池自缢而亡,以身殉社稷,年仅17岁的太子李仁继承大统,遂诛魏公,肃军威,于雁荡山脉一箭射杀草原王,正式吹响了收复河山的号角,再十二年后,彻底将草原人逐回了北方凄寒之地!”
赵无双话音寥寥,却述说了大梁帝国最黑暗,亦是最光明的一段壮烈史诗。
而作为唯一听众的罗森,却已经彻底挺傻了。
并非是他觉得大梁国的这段历史有多么曲折离奇,而是……
这一切怎么听起来觉得这么耳熟呢!
如此强烈的违和感是怎么回事?
他怎么感觉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听某位历史老师讲述过这一段儿?
这不科学啊!
当然,罗森并没有急着就此下定论,而是继续问道:“草原人这么厉害都被打退了,那燕国人……”
闻言,赵无双那张无可挑剔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冷漠。
“燕国人……除了他们那位神帅以外,其余便尽是些背信弃义之辈,曾几何时本是我大梁的交好番邦,却在一百多年前勾结域外蛮国,试图将我大梁一举倾覆,不过最后的结果证明,他们终究只是挑梁小丑而已。”
说到这里,赵无双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便是在那一场旷日持久的圣战中,域外蛮敌的火筒彰显了不俗的威能,只可惜,兵器再好,也不过是外物,强弱之关键,还是在于拿着兵器的人,而他们,终究只是一介凡夫俗子。”
“那,那些蛮国人,之后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赵无双轻轻耸了耸肩:“当然是被我们赶回了南荒之地,哪怕他们后来也涌现了一些实力不俗的宗师级高手,也始终不敢跨过域外战场半步,这便是我大梁国威之彰显!”
罗森听到了一个新词儿,宗师级高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