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飞鸣镝(1 / 2)

加入书签

杀个把转运使,也可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庐州这儿的功劳,也可能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要涉及到一些伦理观念上的宗旨立场问题,那绝对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字里行间皆杀人啊!

苏南通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可是庐州这群官员却天天胆战心惊。

毕竟救灾基本结束,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在卸磨之后,会不会被杀了。

赵允让也很干脆,找了一天,把庐州的几个主要的官员,包括何大人在内,召集在一起,简单的开了一个会。

会议内容异常的简单,就是申明了一下自己得观点态度。

鉴于庐州所有的官员,在救灾期间表现得力,前面所犯的错误,是一概不予追究。

但是,以后要积极努力的工作,不得辜负朝廷的期望。

众官员这心里一下子就敞亮了,盖棺定论——呸呸呸,反正是最后结论了。

这让惶惶不可终日的几位心头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

这几场雨固然不可能马上生产出粮食来,可是却带来了希望,稳定了民心。

只要能种地,只要有希望,还有什么事撑不过去的呢?

而且,居然有许多农户家里还有种粮,饿死不吃种粮啊,这是老规矩。

种点成熟快一些的蔬菜,能够顶事儿的粮食也种上了一些。

短短两个月过去了,这两个月可谓是风调雨顺。

真是天意难测啊!

这样一场大灾之后,没有大涝,没有瘟疫,居然还风调雨顺,真是上感天恩了!

灾情总算是稳定了,苏南通早就已经高高兴兴地回京城复旨了。

赵允让也准备回家了。

庐州的这些官员们很是不舍呀!

赵允让这一来,差不多把他们在任多年的积蓄,搜刮得是一干二净。

这些官员们现在几乎已经都称得上是清正廉洁的典型了。

用赵允让的话说。这是帮他们赎罪!

事实也是如此。

虽然钱财都到了赵允让手里,但是都拿出来做了好事。

无论是冥冥之中,还是朝廷律法,估计都是惩罚不到他们的头上了。

许多官员如此一想,反倒觉得心里十分的安定。

所以赵允让这一离开,庐州大小官员一并来相送。

本来还有上千柄的万民伞,赵允让除去之前让苏南通拿走了一部分之外,其余的全部留在庐州了。

这东西拿着太费事了,别的不说,光大车就得个几辆。

而且这东西其实中看不中用,总不能大晴天的打把伞,遇到人就告诉这是万民伞吧!

最终能够享受这个荣耀的,只有皇帝一个人。

别人要是脑袋上顶着万民伞,估计离上断头台也就不远了。

庐州城外。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

官员们是依依不舍,赵允让却是自在安然。

这一群的银子,全让自己榨出来救灾了,恐怕心里未尝不恨自己。

可是另一方面呢,恐怕又有些感激自己。

这种复杂的心情的具体体现,就是他们看着赵允让的目光也十分的复杂。

复杂才是人之常情嘛,爱憎分明,哪那么容易呀!

拱手作别了纠结的庐州诸位官员,赵允让带着小六子和李月娥上路了。

返程自然是没有什么事情,赵祯又没让他做八府巡按。

苏南通已经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好了,京城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庐州。

所以赵允让的回京之旅,简直是一次旅游式的游山玩水。

看看到了庐州的交界之处,正是一个高高的山坡。

赵允让纵马登上山坡,回首一望。

果然是天高云淡,云淡风轻。

陈子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苍茫之感,总算是略有体会了。

不过也不尽然,起码这前不见古人,说得就有值得商榷之处。

自己不仅见到了古人,而且还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