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温室生春(2 / 2)

加入书签

赵允让简单把制作烟筒的步骤告诉了他们。

结果老张头点头又摇头。

赵允让纳闷:“有什么问题?”

老张头皱着眉头:“小王爷的意思我理解了,可是这炉温不见得跟得上,到时候这铁凉得太快——”

很快,第一根烟筒就制造出来了,估计是第一次制作的原因,这铁还不是一般的厚。

恩,这要是里边没有气泡之类的,能直接拿去做红衣大炮了!

还是炉温的问题。

赵允让想了想:“你们没有鼓风的工具吗?”

“有啊,我们用的橐籥!”

橐籥?

这太原始了,赵允让摇头,估计还是人力的那种,连水排鼓风都不是。

“老李头,把你弄省柴灶的时候,附带的风箱拆过来!”

活塞式木风箱,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大大提高炉温。

弄了两个活塞式木风箱接在铁匠炉两边,老张头的两个儿子一起拉动,只见那火焰噌噌地耀眼起来。

“这次再弄不出合用的烟筒来,我就换人!”赵允让下了最后通牒。

老张头激动万分:“你就放心,弄不出来,我们爷儿几个也没脸见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风箱一用上,炉温提高了很多。

这铁水的杂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最后打造出来的烟筒,终于算是通过了赵允让的考核。

当然,这是纯手工制作,很明显费时劳力。

赵允让大致提示了一下老张头如何将铁水弄出薄一点的铁皮,然后采取卷纸法来制作。

而且还特意规定了烟筒的口径,这东西,难免有人仿制。

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很快,这一排教室新垒好的炉子,就都接上了铁皮烟筒。

生着了火,那烟筒立刻就烫手。

不一会儿,屋子里就热得人呆不住了。

大冬天的,就在这屋子来读书,想想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室内生春也就是这感觉了。

在屋子里热得直出汗,赵允让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由得一拍大腿!

跟着混了好几天的老张头立刻凑了上来:“少爷,你还有什么吩咐?”

赵允让倒是没想别的,开口就问:“你会种菜不?”

老张头有些不满,这年头村里哪个不会种菜啊?又不是啥特殊技能!

“说起种菜,我在庄子上说排第二就没人敢说排第一!”

赵允让大喜:“那好,就是你了。”

结果一说,老张头就傻了眼:“啥?这个时候种菜?”

这眼看霜降都过了,马上立冬,哪有这个季节种菜的?

赵允让可不管这个,这阵子每天大白菜,真是吃得要吐了。

庄子上空屋子还是很有几间的,用上好的窗纸把窗子糊严实,里面生上炉子。

煤直接从老周那里运过来。

得弄个暖房,搞点大棚菜吃吃。

这在前世,那就是基本生活待遇,到这边估计也就王公贵族能弄一点了。

等着把玻璃搞出来着,绝对可以大面积推广。

老张头战战兢兢接受了任务,你看叮叮当当,铁花四溅老头都面不改色,乍一接受这新事物,还真有点忐忑。

带着过些日子就能吃上新鲜蔬菜的喜悦,赵允让开始寻思招生的问题。

这就算是一个教育试点。

所谓有教无类,所以赵允让也没打算到远处去找,让小孩子跑上老远的路去上学,那不人道。

虽然现在不像前世车来车往,随时有肇事的风险,可是几十里路见不到个人,也是个大问题啊。

就地取材。

小王爷在村头办了个学校,想要在村里招收学生的消息一在庄子上传开,碧落山庄就彻底开了锅。

没有别的,都想上学!

而且不论大小,虽然没有出现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的笑话,可是到了启蒙以上的孩子都来了。

读书,对于这些村民而言,是宁愿饿着肚子,也要供孩子上学读书的。

何况赵允让早就说了,全部免费!

当然也出了一些情况,有的父子几人一起过来,表示要上学不说。

甚至有几个孩子确实年龄有些大,两个最大的都定亲了,非要悔亲来读书。

结果人家女方传来了姑娘的话儿,支持相公读书,可以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