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零章 混乱中的希望(2 / 2)
亲卫点头答应,匆匆下城而去,在城里找了一圈,也没见到谢长河的影子。最后在谢府后院的密室里,找到了带着夫人小妾躲藏在里边的谢长河,亲卫传达了张安的命令,谢长河更加的恐慌,结结巴巴的道:“城真的守不住了么?张总兵不是说固若金汤么?”
亲卫道:“小人只负责传令,张总兵说了,灵州百姓若遭屠戮,那将是大不幸之事,谢知府要为此负责,所以知府大人还是赶紧行动吧,城头支撑不到个把时辰了。”
谢长河无奈,若果真被屠城,就算自己此刻逃得性命,事后也必然受到严惩,张总兵既然下令,自己也正好有了趁机出城逃到宁夏镇的理由,何妨出去做做样子。于是送走亲卫召集衙役,命他们上街敲锣大呼:“父老乡亲,灵州即将不保,知府大人有令,一个时辰后开北城门撤离,父老乡亲们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弃城。”
城中百姓从昨日鞑子出现在城南的时候起便关注着战事,一家老小什么事都不干就呆在家里等消息,此刻噩耗传来,顿时心头冰凉。一时间城中乱哄哄都是扶老携幼背箩挎蓝鸡飞狗跳的混乱场景。
灵州主街上,两名男子驻足听着身边衙役的敲锣叫喊声,一名身短矮壮相貌寻常的男子对身边白面男子道:“兄弟,灵州要破了,咱们这里也呆不住了。”
那白面书生摸样的男子点头叹道:“是啊,我们在灵州安静的生活了好几年,没想到灵州要被鞑子占了,我不想走。”
“那怎么成,你是我朱家的骄傲,将来还指望着你为朱家门楣添光呢,快回去收拾东西出城回宁夏,几年没回去了。”
“兄长,光大门户这等事再也休提,我朱长平这几年不可谓不努力,但却连连名落孙山,我算是看明白了,科举之道是走不通了。还记得当年在宁夏镇遇到的那位宋楠宋大人么?我后来听说了,他也是科举不中投笔从戎的,我朱长平也要效仿他,灵州是我的家,我要去投军杀鞑子。”
“兄弟啊,你怎么会突然冒出来这个想法?”那矮壮丑陋之人正是朱长平的堂兄朱长顺,两人自那年安化王之乱从宁夏来到灵州生活,已经平静的在这里生活了三年。
“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我觉得,人生在世总是要有些作为的,文不成我便从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兄长,你出城吧,给我们朱家留个血脉,买个女子成亲便是,我的银子尽数给你了。”
“长平,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我岂能让你一个人去涉险,你既然执意要留下,我也留下来便是,咱们一起杀鞑子。”
朱长平微笑道:“好,这才是我朱家的好儿郎,咱们城里这么多人,加上一万多守军,城外只有三万多鞑子,咱们干什么要逃?”
朱长平突然上前来到一名衙役身边,一把抢过他的铜锣,那衙役叫道:“干什么?”
“借我一用。”朱长平跳到街边一块大青石上,咣咣咣敲打铜锣高声叫道:“父老乡亲,父老乡亲们,听我一言。灵州告急,我大明官兵正拼死抵御鞑子进攻,我们岂能在此刻离去逃命?灵州是我们的家,我们走了,鞑子占了这里家就没了。咱们四五万人在城里,青壮也有上万了,何不大伙儿一起去帮着官兵守城?老弱妇孺可以走,体弱的可以帮着送水搬砖,每个人出上一份力,咱们灵州便不一定会被攻陷。同意的跟着我和兄长朱长顺咱们立刻去城墙帮着军爷们守城,不愿意的你们离开我也不拦着。”
短暂的沉默之后,人群中有人大叫道:“说的很是,咱们干什么要逃?听说宋大将军的大军已经赶来了,咱们拖住鞑子,宋大人的大军一到,鞑子便被包了饺子了。”
说话间一名络腮胡子赤膊大汉上前来,拍着胸口叫道,有人认出这人是西街的杀猪匠郑屠,平日蛮横无理,今日倒是有些气概。有人响应立刻便应者云集,满大街的百姓们都受了感染,纷纷高叫着要去守城。
朱长平跳下青石来领头,带着大家浩浩荡荡往城墙交战出而去,一路上跟随的百姓更多,从数百到数千再到上万,消息很快便传遍全城。进而在北门拥挤等候开城撤离的百姓们也得到了消息,有人发声喊,众人纷纷响应离开,半个时辰之后,居然走的干干净净。
知府谢长河带着家眷和满车的细软赶到的时候,见空荡荡的北门广场上一个人没有,不禁发愣问守门士兵情形,士兵告知情况后,谢长河跺脚骂道:“这帮泥腿子,简直是胡闹,都不要命了么?哎,这可怎么好,他们不走,本官也走不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