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最后的大规模空战(2)(1 / 2)
德国人的战斗机出来了!这个消息让带着战斗机,正无聊的在天上打转的波茵顿立刻来了精神。
“兄弟们!德国佬出来了,跟着我,动作要快,不然就轮不到我们了!跟着我!”波茵顿将节流阀向前推了一小段,同时略略的压了压机头,飞机开始迅速的加速。24架p-81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700公里。p-81的速度相对于美国和英国的其他战斗机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使得波茵顿非常有信心最先赶到战场。
不过波茵顿并不是最先和德国飞机对上的。最先和德国战机发生战斗的是第九航空队的6架p-51。
这6架p-51本来是去执行游猎任务的,所以德国人的飞机刚刚从机场上一起飞,就被他们盯住了。一开始,他们还想去偷袭一把。但是有4架已经埋伏在一边的长鼻子fw-190d袭击了他们。驾驶者这些fw-190d的德国飞行员肯定是老手,这次偷袭玩得非常的干脆利落。仅仅一次攻击,就击落了两架p-51d。
这四架fw-190d在完成第一轮攻击后,靠着俯冲下来的获得的高速,迅速的拉了起来,又向着其他的几架处于能量劣势的p-51d发起了又一轮的攻击。当然这一轮攻击所取得的成效就远不如刚才了,他们没能击中美国战斗机。毕竟在这个时候,美军战机都有了准备。他们开始以双机编队的形式相互掩护。fw-190d的bz战术虽然很厉害,但是p-51d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飞机,虽然现在在数量上美军并不占优,在能量上fw-190d还有明显优势,但是由于p-51在保持能量上的优势,如果仅仅是现在这样四架对四架的战斗,对美国人来说,翻盘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显然,这四架p-51d已经不可能继续执行压制机场的任务了。所以,德国战斗机开始一架街一家的从机场上起飞。如果等这些德国飞机都爬上来,那这剩下的4架p-51d就真的是死路一条了。
在权衡了局势之后,在德国人又一次俯冲拉起之后,上尉飞行员劳伦斯发出了指令:“撤退,俯冲到零高度撤退!”所谓“零高度”并不是说飞机真的是机腹贴着地面高度为零,而是说高度表上的指示为零。当飞机飞到50米以下的时候,高度表上的读数就会变成零。因此,所谓的“零高度”,指的就是50米以下的高度。
降低高度的过程中,飞机可以利用重力的帮助获得更高的速度,而更高的速度,也意味着有能量做更多的动作。当然追击的敌人也会有这样的福利,但是fw-190d的气动外形是不如p-51d的,所以在靠俯冲获得了超过最大平飞速度的速度之后,一旦改平,fw-190d的减速要比p-51d更快。而且,贴地的高度也能让敌机的俯冲变得困难,再加上近地面气流复杂,飞机会因为气流的变化而剧烈抖动,这也增加了敌人瞄准射击的难度。所以,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俯冲到“零高度”逃走,也是空战中常用的招数。当然现在用这样的招数还是有些冒险的,因为现在天才刚蒙蒙亮,视线并不好,飞到这样低的高度,很容易撞上什么的。
劳伦斯带着4架残存的p-51d俯冲了下去,德国人的那四架fw-190d紧跟在他的后面。fw-190d本来就有能量优势,加上加速快正是fw-190系列战斗机的一大特征,所以,这几架德国飞机越追越近。眼看就要进入到射击距离了。
“交叉剪刀!”劳伦斯向右一个滚转,然后,猛地拉动操纵杆,p-51d做出了一个向右的急转。与此同时,劳伦斯的僚机罗纳德少尉也完成了一个向左的急转。
fw-190系列的战斗机,盘旋都不算好。相比大脑袋的a系,换装了新发动机的长鼻子的d系战斗机的盘旋要稍微好一点,但是,要比稳定盘旋的话,它们也还是比不过p-51d的,虽然p-51d的盘旋也不太好。但是fw-190系列的飞机却都有着滚转率特别高的优点。相对于滚转起来,快得像电风扇的a系,d系在盘旋性能上升,高空性能上升,最高速度上升的基础上,滚转略有下降,但是它的滚转还是要比p-51快得多。所以当劳伦斯开始向右滚转的时候,紧跟在他后面的德国少校飞行员希斯菲尔德立刻就判断出了他打算做一个向右急转的动作。于是他就立刻也跟着做了一个向右的急转。
由于在滚转速度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虽然希斯菲尔德开始向右滚转的时间要比劳伦斯晚一点,但是他却抢在劳伦斯之前完成了这个90度的滚转,并在劳伦斯之前一点就开始拉动操纵杆转向。这使得它抢在劳伦斯前面获得了一个角度,现在才开始向着右边转弯的劳伦斯自己把自己的飞机向着他的炮口撞了过来。
希斯菲尔德盯着那架朝着自己的炮口转过来的p-51d,按下了射击按钮。他机鼻上的两挺13毫米机枪,机翼上的两门20毫米机炮一起朝着那架p-51d猛烈地射击。
“噗噗噗”劳伦斯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德国人的13毫米机枪命中自己的战机发出的声音。如果他驾驶的是一架厚皮的p-47,那被命中这么几发13毫米机枪弹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他现在驾驶的是一架p-51d,p-51系列的战斗机从来就算不上坚固。不要说不能和美国的所谓气冷四大厚皮(p-47、p-81、f4u、f6f)相比,就是和同样采用液冷发动机的p-38和p-40相比,它都算得上是薄皮大馅。这样的几发子弹,就完全可能击落它。
双发交错而过,希斯菲尔德拉起了fw-190d,他看到,那架p-51d的后面已经拉出了一条长长的航迹——那架飞机在漏油了。显然在刚才的攻击中,他已经击伤了对手。于是他再次冲了下去。
又是一次攻击,这一次敌人躲得很成功,他没能命中对手,相反从斜侧方向冲过来的对手的僚机倒是差一点就击中了他。希斯菲尔德对自己刚才攻击时的莽撞而后怕,他的攻击动作变得更谨慎了。他相信,只要他足够小心,再加上一点时间,他就一定能击落那架敌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