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诗会进行时(2 / 2)
对于大宋的读书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次很重要的诗会了。概因诗会正式开始的时候会有不少文坛上重量级的人物前来参加,所以像是李纬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大多也都会来参加,更不要说那些渴望一朝成名,得到前辈或者朝廷赏识的平民子弟了。
过了角门往里走,人渐渐的稀少起来,继续往前走,远远的看到前方有亭台耸立,亭上不时有人上去吟诵诗文。周围还有不少人围坐,不时有叫好之声在人群中响起。
此时,诗会虽然还没正式开始,但不少读书人却会先行将自己近年来认为得意的诗文当众吟诵,让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点评。这也算是诗会的一个传统了,算是给诗会先热热场,也能给这些读书人多一个扬名的渠道,因此大家都很是积极。
薛明站在外围听了半天,虽然不太懂诗文,但也觉得多是些故作伤情,言之无物的空洞之作,偶有稍微出彩的,便可获得周围的一片叫好之声。
在薛明看来这个传统还是挺靠谱的,作的好了,不光扬名界,还能获得前辈的点评。即使作的不好,那起码也是在众多读书人众混了个脸熟。你看周围的观众也都是满捧场的嘛。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没准下一次出场的就是你了呢?或许这便是大家的想法了吧。
李纬也上去吟了几首诗文,但似乎是不怎么出彩,又灰溜溜的退回几人身边。除了李纬,身边的几人都没有上去,看来不是没有佳作就是看不上这些开胃小菜。以几人高傲的性子,薛明估摸着还是后者居多一些。
站着听了一会儿,薛明便觉得有些无聊。看样子诗会还要一会儿才会开始,正好薛玲玲也耐不住性子了。薛明就告了声罪,领着薛玲玲准备到外面随处转转。
陪着妹妹买了些她喜欢的吃食还有些女孩子的小玩意儿,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薛明就准备回去看看。却不料还没走多久,就听到很大的喊叫声在远处响起。听的薛明莫名其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走近了后,方才看到是李文山正和一个不认识的少年分立亭台两边,颔首听着什么。此时亭子里也多了不少人。即有宽袍大袖的书香子弟,也有袖襟罩袍的达官显贵,分坐在亭台两侧。而那个稳稳在亭台左侧坐着的,分明是自己刚刚认识不久的三舅李纲。
此时亭子里正抚须说话的是个耄耋老者,麻衣黑帽,虽然年迈身体却依然健朗。听了身边李卓的介绍薛明方才得知,此人正是已经致仕,定居颍川的北宋三苏之一,颍滨遗老苏辙!却不知怎的到了这京师来了。作为一代文坛大家,既然遇上了此等盛事,又岂有不被邀请参加之理。
而正站在亭外与李文山相对而立的不是别人。经过舅舅李纬在耳边的悄声诉说,薛明方才得知此人正是抢了自己名额的刁文东之弟-刁文德!
却是方才亭子里的几位出题,让亭外众人作诗,这本是以往惯例,既然是诗会,自是以作诗为主。只是本次的诗文刁文德和李文山却是不相上下,两人都有不少拥簇者。
亭子里的众位大人物也是意见不统一,最后大家商量了下,由苏老出面宣布,既然二人文采一时处于伯仲之间,那只好再临时增加一项了。诗文分不出高下,那大家就来对对子吧,既有诗味也不失雅趣。
对对子,俗称【对课】。对子是民间对对联的习惯称谓。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