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四章 有死有生,江山代代出英雄(2 / 2)
突辽皇帝的中路大军,已经彻底失去进攻之力,只能退守自保。突辽国当初三路大军南侵,西路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中路突辽皇帝也是只能退守。东路的突辽大军,战况同样不容乐观。
随着突辽国在西面失利退守中部几省,平周天下东面的战局也随之出现变化。先是东路突辽大军攻势受阻,在石康城屡次遭受败仗。
这石康城北面单有一处要塞,建在双水江中心的一处小岛之上,整个堡寨全用石头修建,就叫石头寨。这石头寨扼守石康城北面,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突辽骑兵不通水战,几次强攻这石头寨,均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最后,还是洪乡青率军从石康城西面渡过双水江,兜了个圈子,从南面猛攻石康城,这才打破僵局。
虽然最终在年前,突辽东路成功杀入石康城,灭亡东平周。可东平周君臣到了最后关头,抵抗居然异常激烈,全城军民奋起抵抗,誓死不降。但突辽骑兵战力凶悍,石康城最终还是彻底陷落。
突辽人攻打东平周皇宫之时,皇宫内忽然燃起大火,等突辽人攻入皇宫,皇帝已经自焚而死,后宫诸妃也都已被他用剑杀死。
东平周的一干重臣,抱着年仅一岁的皇帝幼子,在大火中逃出石康城,继续组织力量抵抗突辽人。东平周毕竟是平周朝苗裔,在东南一带颇得世家大族支持。这些世家大族有不少人也是忠义人家,宁死不肯投降突辽人,继续跟随不满一岁的幼年皇帝,做最后的抵抗。
只可惜,东平周仅剩的这点抵抗力量,依旧很好地继承了末代皇朝大臣之间你争我斗的好习惯,根本不能团结一致。
突辽人本就势大,东平周诸臣又不停争斗,各执己见。中兴之梦,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迅速熄灭。突辽东路大军费了一番工夫,总算把这东平周最后的抵抗势力彻底剿灭。
东平周大臣文正气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留下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随后被杀。枢密副使张世在崖山海战中被巨石砲砸中旗舰,落水溺死。最后陆东江抱着不满一岁的幼帝,自崖山纵身跳入海中,宁死不降。
自崖山一役过后,六百年平周朝彻底覆灭,窦家血脉全部灭绝。可怜平周开国太祖英明一世,建立六百年平周王朝,却无力阻止后世子孙腐朽堕落,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
虽然突辽东路大军最终灭亡东平周,可也是实力大损,一时再无力继续南下。
与此同时,双水江南,贫民出身,一路挣扎拼杀出来的朱禄臣,凭借种种休养生息的举措,终于积攒出足够的实力,开始试图东进应天省,攻打被突辽人占据的石康城。
朱禄臣手下也有两员大将,常逢春和徐农达。这二人一个土匪出身,一个八辈贫农出身,但不知怎么,二人都是天纵英才,行军打仗厉害无比,硬是带着一帮拿着竹子当枪的布衣杂军,奋力杀出一片天。
朱禄臣本就是人中之龙,虽然长得丑陋,地包天,下巴奇大,满脸的麻子。但他是天生的军事奇才,凭借着敏锐的判断能力,一次次指挥兵马在绝境中生生杀出一条活路,打下偌大一片基业。
朱禄臣在谋士刘烧饼的帮助下,经过三年励精图治,已是兵精粮足,实力强悍。朱禄臣麾下的兵马经过与周围军阀豪强张盐富,陈禄友等人的连年激战,练就血战余生精锐兵马数万。
而且这朱禄臣颇为重视军事匠人,他麾下的匠人居然自行琢磨透了突辽人爆箭的机密,研究出“神火飞鸦”这种改良版爆箭。甚至于,朱禄臣手下的能工巧匠,还做出“一窝蜂”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只是因为装填时间太长,导致其使用不如“神火飞鸦”频繁,所以名声不显。
凭借着神火飞鸦与一窝蜂,朱禄臣的精锐兵马在北上攻打石康城这一路,与东路突辽大军打的有来有回,不相上下。
眼下形势虽然朱禄臣与突辽东路大军正在僵持,可这种局面其实已经维持不了多久。
朱禄臣麾下有不少造船工匠,他不惜重金,大量打造战船,准备将来顺着双水江而下,到时候水陆夹击,顺势就能攻陷双水江边石康城。
突辽东路大军在南面攻势受挫,为了防备朱禄臣,不得不在石康城周围囤积大量兵力。可如此一来,他对北面刘赖兵马的围困,也就力不从心。
刘赖一看突辽大军被牵制,自己机会已到,立即转守为攻,派出兵马,采取手下谋士的建议,明修贱道,暗度陈仓。大军绕小路出击,在陈仓城将两万突辽骑兵彻底杀溃,一举破开突辽人对自己的长久围困。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