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1 / 2)

加入书签

大明皇宫。

朱元章的眉头深锁,下边的宦官们战战兢兢。

便是刘和也是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的声响。

所谓是伴君如伴虎,刘和跟蒋瓛虽然是一直的伺候在朱元章身边,但从来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也不敢说仗着跟陛下朝夕相处,而觉得自己在陛下的心中有些份量。

或许别的朝代君王有这种可能,可这绝对不会出现在朱元章的身上,凡是有这样想法的,目前坟头草已经是三尺有余了。

莫说是宫廷里的宦官了,哪怕是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们,又有几个能好过的,不都是已经埋进了土里吗。

曾经跟着陛下最初的那一批人,自东瓯王汤和去世后,也就一个不剩了。

这是因为大明皇长孙的回归,让朱元章曾经暴躁的杀心收敛了许多,不若是当今的宫廷里,朝廷上,不知有多少人已经是被砍了头。

且今日的朱元章,心情是非常不好。

外边已经是寒风呼啸,华盖殿内也有炭火取暖,但朱元章的神情给人感觉依旧是那么冷。

“这群孽子,从前出了这京师,就感觉是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现在觉得自己跑到海外去了,就完全不将咱放在眼里了吗。”

“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玩意,现在连咱的东西都敢于截留了。”

朱元章勃然大怒,狠狠的将奏本摔在了地面之上。

殿内的宦官侍卫,立即匍匐跪倒在地。

朱元章气急起身,内中怒气无法宣泄,狠狠一脚踢翻旁边的立柜。

上边装载着的极品青花瓷,就这么应声而碎。

飞溅的碎片四处都是,但依旧让朱元章怒火无法削减半分。

此时大门打开,寒风随之涌了进来。

敢不禀告直接开门的,也就只有朱英了。

朱英看了下里边的情况,吩咐道:“都出去吧。”

殿内的众人如释重负,连忙躬身低头离开,尤其是刘和蒋瓛二人,更是心中庆幸太孙来救场了。

门关上后,朱元章还在生气。

朱英走上前从地上捡起散落的奏报,快速的浏览起来。

其实他大概已经是知道了是什么事情让老爷子这么生气了。

在这奏报中,讲述的就是秦王,晋王,燕王,齐王私自截留矿藏的事情。

按照现在大明定下的律法,这些在倭国九州岛上的矿藏,当是有三成要缴纳到国库来,作为是海外藩王的赋税。

财帛动人心,些许钱财诸藩王当然不会在乎,可这动辄数十万两的白银,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一个月的开采,其中所蕴含的财富可能就超过某个小国的总和了。

其实能够有这么大的开采量,跟大明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

大明这边提供了大量的火药进行炸山,还有大量有勘探经验的匠人运送过去。

几乎所有的加工厂建立,前期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大明国库支撑的。

否则仅仅只是几个藩王抓一些倭国百姓充作奴隶,效率极为低下,哪里能有这么高。

现在倭国的高产作物还没有普及,大明这边还有大量粮食输出补给,这才是众多藩王能够稳稳驻扎倭国还能搞事的原因。

其实就现在的白银开采虽然很大,但实际上运送到大明来的白银,暂且根本没有抵上先前的支出费用。

毕竟不管是大军驻扎,还是各方面的支持,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产生。

其中海运虽然说廉价,但一样有巨大消耗。

航运的船只磨损,人工开支,官员俸禄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也就是倭国现在的白银值钱,不然驻扎倭国完全就可能将大明的财政拖入到泥沼之中。

历来很多王朝不想着去开疆扩土,多数都是这么个原因。

战争本来就对国库冲击很大,这还要扶持当地建设,偶尔再来个什么起义啥的,谁遇到了不脑袋疼。

历史上,很少没有皇帝不想着开疆扩土,封狼居胥啥的。

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了皇帝后才明白国家的烂摊子有多么大,跟先前做太子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就是在这样对倭国藩王们的支持下,几个藩王暗中联合起来,隐瞒开采的数目,大量私吞白银。

不仅是如此,包括是其他的矿藏,也同样进行私吞。

然后再贩卖给其他的商人,获取巨额利润。

况且还避开了三成的赋税缴纳。

“大孙呐,你先前说的对,你的这些叔叔们,不适合长期待在一个地方。”

“等他们把地盘给搞熟了,就是跟现在这样变成了祸害。”

“那么多的矿藏,咱也没有要他们多的,只要了三成罢了,前边搭建工厂这些,前前后后已经是垫进去了上万万贯宝钞。”

“人心不足蛇吞象呐,咱都这样对他们了,他们暗地里还要搞这些小动作。”

“这是仗着自己在海外,翅膀硬了,咱管不到了。”

朱元章真是给气笑了,只是语气中又透露出一丝无奈。

说到底都是自己的种,海外距离遥远,本来就管辖困难,最主要的是这倭国驻守也不能说换人。

终归是自己的儿子,肉算是烂在了锅里。

如若是其他将领的话,现在朱元章就得是拿人九族了。

朱英越过地上碎裂的瓷片走了过去。

能够摆在华盖殿内的瓷瓶,当然是最好的青花瓷,而这被踢碎的跟旁边的可是一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