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皇家隐私 8(1 / 2)
这幅对联自然出自于湘阴名士左宗棠之手。()
算起来左宗棠这年愈二十五岁已经被连续几届进京会考碰得焦头烂额左家家道并非富庶最近一次进京还是夫人周怡端拿出私房体己钱又变卖了娘家陪嫁来的饰他才得以成行。怎奈科举之路漫漫而修远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到尽头。
不得已左宗棠只好屈身来到醴陵做一名教席先生。恰好陶澍于此时荣归故里醴陵地方官素知左先生文采卓越便召他书写了一幅欢迎对子挂于县馆谁想却触动了陶大人的情怀非要亲自会晤对联的作者。
其时陶澍年过花甲已是名满天下的重臣、三湘读书人的偶像楷模。而左宗棠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草头百姓身上唯一获得的举人功名还是当初假借他人“文凭”混到手的就连左宗棠也搞不清自己被录为副榜第一十八名究竟是运气太好还是运气太差?反正从那之后他再进考场就不曾顺畅过。
不过面见陶大人左宗棠并未表现出阿谀奉承甚至卑躬屈膝。也许是这几年科场挫折磨平了少时意气风的棱角他很少开口讲话一般都是陶澍问他来作答态度却是不卑不亢……
陶澍赞赏了一番左宗棠的文思突然奇怪地问:“像你这样才华为何不去考取功名为朝廷所用?”
一句问话像无情的皮鞭抽打在左宗棠脸上火辣辣疼痛他激动不已地把参加京城会考的委屈合盘道出。有一届他拟定的标题是《置省》重点强调6路国防的重要性必须提升西北方的行政级别建省屯田戍边特别是在新疆蒙古等广袤而人烟稀少之地。
“我大清朝根本无法承受失去新疆的后果!一旦失去新疆西部的防务就只能退守玉门关内。”一谈起国是兵略左宗棠就仿佛指挥千军万众的大将口若悬河“玉门是个不毛之地在那里屯驻重兵粮草和给养全都要靠后方补给大批物资经过漫长的河西走廊运到玉门仅巨额运费就会成为国家一项永久性的沉重负担。另外玉门的守军无法顾及长城以外的防务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根本无险可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