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皆大欢喜(1 / 2)
虽是李崇夫妇计议已定,但这种事情却没有女方先提出来的道理,总要寻个什么法子委婉地让吴为知道自家意思,然后主动上门提亲才好。吴为无亲无故,这对于膝下只有李若琳这一个独女的李崇来说却是正好,一来免得女儿受婆婆的委屈,二来因为那边没有亲眷小两口自然会多和娘家这边走动,和招赘上门也就相差不多,正合李崇夫妇心意。
还有一桩事不可不虑,王同知家这门亲事虽然退是退定了,但个中原因却还要让众人尽皆知晓,事关李若琳的名节清誉,却是不可不慎重从事。如此一来,退亲之后,也不便马上将女儿嫁给吴为,以免惹得旁人胡乱议论。不过这件事李崇也早有打算,自家年后就要调任遵化知州,待到任后才操办此事也不迟。
出于自己的私心,李崇是很想吴为能跟自己一起到遵化,继续两人一起搭班子的,只是如何与吴为提起此事倒是颇费斟酌。现在好了,吴为一但与自家女儿成亲,那就是自家人了,他又没亲眷,还不是一切都听自己这个老丈人的?
至于吴为在安塞的这么一大摊子产业能不能放得下,李崇却是毫不担心,半年前吴为刚来安塞时又有什么了?遵化乃是天子脚下,又是州城,与安塞一介边鄙小县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既然他能半年时间将安塞改造成这样,自然也能将之复制到遵化!再说了,山西那些老抠们产业遍天下,北到辽东,南到金陵,也不见别人照应不来,还不是都开得好好的?到时有杨鹤照拂。旁人又哪里敢来觊觎?
李崇心中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唯一一件不予考虑之事就是吴为会拒绝这门亲事,他对自家女儿言行品貌极是自信。相信吴为只要不是有眼无珠,就绝不会看不中自己女儿。再说了。在李崇看来,无论如何也是吴为占了女儿便宜,既然事出有因,他们也就不计较了,还将李若琳许配给他,自家已经吃亏甚多,哪里还有吴为讨价还价的余地?
计议既定,李崇心中大安。女儿平安回来,又得一佳婿,当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再出来看吴为时,心情又是不同,有道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这老丈人看女婿也不遑多让!
接下来李崇在衙中宴请众缙绅,将事情原委一一说明,又命李若琳出来与众人相见。此事说来颇为曲折反复。若非本人亲自为证,本也令人难以置信。众人均是嗟呀不已,那四名独自逃回的士绅更是无地自容。李崇此时心情甚好,倒是不为己甚,反倒劝慰四人不必过于自责。说来也是,连王同知的公子都自顾自逃命去了,又如何苛求外人?如此一来,那几名士绅愈发羞惭无地,带头痛骂王同知家薄情寡义,卑鄙无耻不提。
这边厢李崇又派人将王家的聘礼和婚书一并还给王同知家,王家并不知晓自家谎言已被拆穿。还道是李崇道学,自认女儿被流贼所掳已经数日。名节已丧,不可能再被王家接受为正妻。索性主动退婚,以免双方尴尬。其实就是李崇不提退婚之事,王家过些时日也会主动向其提出,只是聘礼价值不菲,料来却是要不回来了,不免有些肉痛,现在李崇主动提出退婚,还将聘礼一并返还,这对王家来说倒是意外之喜了。
两边都是官宦人家,即便李若琳真被流贼掳去,王家也应先作出一番高姿态安慰李家才是,万没有急着与李家撇清关系的道理,只是王同知为人悭吝势力,生怕李崇反悔,连这点体面都不顾了,忙不迭地将自己保存的女方答婚书拿出来交给来人,迫不及待之状让人齿冷。他也自心虚,又假惺惺地劝慰了几句方罢。
来人是跟随李崇多年的一位老家人,知晓事情原委,见王同知如此惺惺作态,心中自是气愤不已,本要讥诮几句,话到嘴边,毕竟记得老爷临行交代,还是强行忍住,当下也不与王同知多说,拱了拱手便扭头就走。
王同知见其欲言又止,面带怒色,只道是自家对退婚一事答应得太快,倒似早有打算一般,以致引得他不满。此等反应倒也是情理之常,他微微一哂,却又哪里放在心上。
有没有流贼,他心中最是明白,王泽编造的拙劣谎言漏洞百出,又岂能瞒得过他去。只是自家儿子理亏,只怕女方不依不饶,这才默认了王泽的说法,还假意去找新任延安卫指挥使,也就是接了王祯位子的刘佥事,要其出兵剿灭流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