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立新功的李县令(1 / 2)

加入书签

看完这几项新式武器的展示,陕北众将,包括延绥镇的最高长官杜文焕在内无形中都对吴为亲热了许多,言语中颇有殷勤接纳之意。【本书由】说起来也不奇怪,吴为虽然位低职卑,却不断显示出超群的实力。长枪大盾阵以一当十大破流贼的赫赫威势犹在眼前,而安塞营士兵装备之精良,纪律之严明也无一不给众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吴为展示的几样新式武器,尤其是那热气球,做工精良,体积庞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耗工极多,非花费巨资莫办,将这两者联系起来一想,吴为的背景实力着实是可惊可怖!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吴为的卖相实在不错,身材修长,肤色白皙,站在众人当中完全是鹤立鸡群,俨然一副高官大族子弟的模样,而且一笑还露出六颗整齐的白牙,显是保养极好,遮莫从生下来就养尊处优,就没吃过粗粮!待人接物也显示出与他年龄不符的老成(面相比明朝人显年轻),即使在杨鹤面前也是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就算以杨鹤见识之广,吴为这等人物也是初次见到,若不是事先知晓其履历,非怀疑他是哪家高官显宦的子弟不可。而以陕北众将的见识,大都认为吴为定是哪位朝中大人家的公子哥派到地方历练的,就算是宗室化名的也说不准,对这样的人,搞好关系绝不会有错!

与众将不同,杨鹤欣赏吴为是看中了他的才具。高居朝堂多年。杨鹤深知国家积弊深重,别的不说。每年仅因对付建虏而加派的辽饷就达五百二十万两。以前说是扫平建虏后即行豁免,但看如今建虏坐大的情势,短期内怕是不可能的了。辽饷固然是一笔沉重负担,但毕竟每亩只加银九厘,百姓尚可承受,更严重的是地方官府的私下加派。近年来官场越演越烈,都已经达到政由贿出的地步了,虽然现在朝论都怪阉党败坏了风气。但自己清楚,东林这帮子人捞起钱来比之魏公公也不遑多让!各级官员想要升迁就必须向上行贿,价码逐年提高,官员们又不能屙金尿银,负担自然是转嫁到了小民身上。作为都御史,杨鹤对官场极为反感,却又无能为力。甚至有时他也不得不屈从于这个大环境。就像为了早日回朝入阁,他也不惜向几位重臣行贿一样。

此外大明朝的宗室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就像清末的八旗子弟一样,坐享丰厚的宗禄。而八旗子弟虽然不稼不穑,但毕竟还承担着戍边镇守的职责,明朝的宗室则是无所事事。完全是社会的“弃物”。他们按规定不得从事四民之业,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一切都由国家负担。朱元璋当初讨饭的时候,一定想不到二百多年后他的子孙会达到二十万之众!这二十万人都有朱元璋的皇家血脉,宗禄标准也比旗饷要高得多。按照明末的官方统计。应发宗禄已经超过了全国税收的两倍!这么多的宗禄,即使无法全额发给。大多以折钞的形式变相削减,但实际支付的部分仍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像现代社会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明朝的商税矿税被士大夫疯狂的反对,坚持收这两样税的万历皇帝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但万历皇帝的对策就是置若罔闻,士大夫们除了骂骂也无可奈何。而到了崇祯年间出现了“众正盈朝”的大好局面,商税矿税被停的停,减的减,竟是可以忽略不计。如此一来,辽饷、宗禄、地方官府的私下加派,最后还有正经要交的夏秋“两税”,全部的负担就都一古脑地压在了底层老百姓的身上!一边是巨商缙绅富可敌国却一毛不拔,一边是百姓极端贫困却要承担沉重赋役,这也就难怪但凡遇上个水旱蝗灾什么的,民间就是哀鸿遍野了。在这种情况下,“欲要其不为贼岂可得乎?”

杨鹤深受王阳明及其后继承王学衣钵的王艮、李贽等人影响,思想颇为开明,王阳明提倡“四民平等”,李贽则说过“商贾也何鄙之有”,受他们影响,杨鹤对工匠、商人并不排斥,认为他们的作用并不比士人、农民小,但他不能接受的是众多官员依靠特权从事商业,自家获利极巨,却坐视国家财政破产,还动辄就骂朝廷“与民争利”。吴为在安塞招商兴业,安置流民,正是杨鹤想做而做不到的,因此当他听闻吴为所为诸事时竟大起知己之感,将其视为同道中人。

吴为看了下天色,向杨鹤笑道:“天色已然不早,此处地形狭窄,并非宿营之地,还请总制大人与众位大人一道到安塞驻马。李大令闻听大人来,已备得一杯薄酒,还请大人屈尊一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