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能让灾民吃太饱(1 / 2)

加入书签

随后几日,之前订购的50吨压缩干粮陆续到货,吴为分次都拖了过来。这样一来总数已有60吨,约10万斤(明制,约600克),李县令又强令城内大户捐献了2万余斤,在城门外重开粥棚,消息传开,远近流民及本地贫苦乡民皆来就食,城外饥民越聚越多,李县令担心出事,命将施粥地点改为离城3里处,这样一来,即使饥民聚众闹事,县中也有足够时间反应,不致惹出大乱子来。

再是因不断有陕籍官员在朝中陈情,朝廷也终于豁免了陕北的赋税和差役,但也并无赈灾钱粮拨下。饶是如此,这几样措施下来,好歹也让安塞县的老百姓喘了一口气。

赈灾的事情渐渐走上了正轨,吴为也正式就任了典史之职,这几日除筹粮之外,整日价在县衙中熟悉一应政务。在现代信息爆炸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论起见识之广,那是这时代的积年老吏也比不上的。因吴为本身是体制内的,还看过不少官场小说,人又聪明,对于下属所禀事务稍稍思考便知其中情弊,几次交道下来,竟是无人不服,先前认为他是菜鸟,想看笑话的心思全都小心打叠收起。

那天之后李县令又亲自过来找他畅谈了几次,见他谈吐得体,见识不俗,越发器重于他,开始对任吴为作典史还有些疑虑的,至此也一扫而空,渐渐将衙务都交付与他了。吴为既得上官器重,记得孙教谕点拨的好处,又抽空拜访了下他,送了些钱物,孙教谕见他如此知礼,也是颇为欣慰。

狗儿那天见过吴为运粮的过程,对吴为自称无生老母二弟子的事深信不疑,这几日跟着吴为前后忙碌,运粮之事也都是随同一起,已成吴为得力助手。吴为嫌他名字狗儿不雅,因他姓赵,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赵文卓,这也是他一点恶趣味了,不过狗儿样貌俊秀,用这名字倒也算贴切,好歹算没有叫赵本山或是赵忠祥。吴为又禀明县令,给赵文卓在工房安排了个书吏的差事,只是不用上值,仍是在他面前听用,每月可领一份钱粮。

这几日吴为都是白天筹粮,或是在县衙熟悉公事,晚上穿越回现代洗澡上网睡觉,工作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过得十分充实,比起他在单位做低服小还要处处受打压,这种生活状态让他觉得十分满意。但眼看假期就要休完,将要回去上班,如何处理这两边的事情也是让人头痛,再就是他在这个时空尝到了当官的滋味,也实在不想再回去看见顶头上司那副嘴脸。吴为暗自想道:“老爹老妈肯定不同意我辞职,辞职了又如何向他们解释呢?这个秘密肯定是不难泄漏的,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除非自己能拿出能让他们信服的实力来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