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新目标(1 / 2)
从美国回来一个星期之后,沈一一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而且这一次,她是更加地融入了校园生活。因为从现在开始,沈大小姐要开始住校了。
虽然说没有经历过住校生活,一个学生的人生旅途上就失去了一块很大的色彩,但是作为疼爱自己女儿和孙女的家长,沈一一家中的女性成员们却非常反对沈一一住校。而在这一点上,哪怕是戎马生涯出身的沈建国和沈海江,也没有能够扭转自己家里的老妻的思想。于是,沈一一虽然是办了学校的宿舍入住手续,却也没有和其他学生一样地在学校宿舍里长住,除了一些时候因为需要留在学校做设计或是进行试验的时候之外。
对于家中长辈的坚持,沈一一是接受的。这里面有二个原因。一来她充分理解自己这一枝长年流落在外,造成家里的老人急于抓紧这所剩不多的生命时光,和自己的小孙女培养深厚感情的需要。也是基于这一点,向来是最反感自己的家人搞特殊化的沈海江也没有反对沈家老太太的执念。所以沈一一也同意了老太太要求自己一定要住在家里的要求。第二个原因是沈一一自己的小算盘。她因为自己的摊子铺得实在是有些大了,所以往往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自己的其他事务。而如果住校的话,学校严厉的宿舍管理制度一定会让自己的相关的行程变得十分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她大一和大二可基本上就是在自己家里度过的。
而到了大三。沈一一终于说动了自己的妈妈和奶奶,自己要正式进入一般的大学生的住校生活了。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她其实还是过了自己的这一关。
美国之行过后。自走平衡车这样一个现金奶牛横空出世,沈一一得以有一个稳定的财源,为自己将来的科学研究提供经费上的保证了。这种情况下,其他的经营性产业上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再说王凯马上也会找到几个职业经理人,可以顺利地接手企业的经营。而沈一一也相信即使王凯回到了自己家里给他设定的职业生涯,他也不会就对他们两人的产业就撒手不管了。
当然,沈一一也没有告诉王凯的是。她还有一大笔钱和朱伊娃说好了,已经投入了摩根财团,正准备从已经上映的亚太金融危机里狂捞上一票呢。这可是近似于无本买卖。说起来这个大势下。只要一路不断地买空、买空、再买空,那就一定能够大赚特赚的。现在才是金融危机刚开始的时候,要一路上映到1999年的这个危机,将会为沈一一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沈一一根本不必为了这笔金融财而再去进修什么金融操作。摩根家的便车她可是搭得很开心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那么她必然可以放心地去追求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了。而沈一一的兴趣爱好,那就是把自己的设计变成现实。她有一颗真正的实业家的心脏。
联想到之前自己作为课题小论文的结果的那个红外线传感器,这一次在美国的时候已经问过了朱伊娃了。摩根家推荐的那家专利律师事务所在做自走平衡车的专利注册的时候,顺手也帮着把这个传感器的专利给注册了。
红外传感器并不是什么新的产品。实际上从196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军用设备上也已经开始了各种的应用。而在之前,我们中国、俄罗斯等联合国的排在最大的流氓美国后面的几大********也都有。但由于生产的成本原因,民用上无法大规模地推广。所以只有最有钱的军方才用得起。而真正要民用,则必须要突破一个生产成本的瓶颈。当然。民用还有一个专利的壁垒。
让那家律师事务所相当意外的是,这可是中国的仪器仪表产品第一次在美国进行高层次的专利注册。而且这个专利竟然没有与现行有效的其他专利有任何的重叠之处。这意味着这可以算得上是彻底的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这让美国人传统印象中的山寨大国中国企业的形象一下子被打破了。
当沈一一听到了朱伊娃转述的那家律师事务所的惊讶的时候。她也吃了一惊。其实这个产品本来是作为课程设计的成果产生的。所以,与一般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不同的是,这个产品从一开始就没有进行过专利检索。因此整个研发的过程中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规避现有专利的设计。沈一一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就这样的一个产品,出自于清华大学的大二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居然还真的就成了一件全新的人类发明了。这下那些只要一提到made_in_china就撇嘴说是copycat的美国人可全部都马上哑巴了吧。
不过,再仔细想一想,沈一一也不奇怪了。因为一件发明要投入市场,面对客户的挑剔,价格是绝对也躲避不了的一个坎。任何公司要注册的专利,也是主要为了对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路线进行专利保护,从而成为实际上的生产壁垒。而沈一一这边带着自己的同班同学们一起努力研发的技术,则是有着显著的沈一一的印记的。因为沈一一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正好是同时在投资让人研发着材料的提纯技术。因此,沈一一的这个技术路线,根本就是基于纯度很高的材料的。
要知道,材料的纯度越高,需要花费的工时和成本就越大。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那绝对是会让产品的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也正因此,一般的西方企业是不会用这样的技术来生产产品的,当然也就更加不会投资对此进行研发了。而沈一一则不然。她研究的材料提纯工艺。虽然不是最节约的方法,但一定是在此时此地最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技术路线。而也正因为了国情的不同,直接的结果就是最后研究出来的技术也完全不同。
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