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电子工业的底子(1 / 2)
是的,又是那个叫秦文同的秦教授。
连蒙建业都嫉妒的老帅哥一枚,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
这是他的优势,可同样也是秦教授最大的负担。
因为你求别人办事的同时,人家也可能找上门来求你办事,再加上秦教授脸皮薄,正义感爆棚,只要稍微对国计民生有利,他就会满口答应下来。
当初的湘西厂和川东厂是这样,如今的凌华厂也是如此。
只不过与湘西厂和川东厂有所不同,找秦教授解决问题的并不是凌华厂的负责人,而是京城华清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胡冲,胡教授。
此人在解放前留学德国,在此期间秘密加入我党,回国后供职于国民政府电讯处,成为我党的秘密情报人员,建国后,脱离情报机构,专注学术,并获得前往苏联深造的机会。
六十年代担任哈军工电讯专业讲师,特殊时期被上级保护起来,没受太大冲击,由此,胡冲彻底埋头于电子高端设备的研究之中。
并在七十年代末成功研制出“自动分布重复照相机”,凭此成果胡冲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
而这个所谓的“自动分布重复照相机”不是别的,正是芯片制造领域的核心装备“光刻机”。
说来也是可笑,后世被国外当枷锁卡中国脖子的光刻机,早在七十年代末中国就已经自主研制完成。
不仅如此,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
就拿当时芯片设备的制造霸主,美国的GCA公司来说吧,他们1978年推出的DSW4800光刻机的光刻精度是3微米。
而胡冲教授研制的光刻机并不比DSW4800光刻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美国人的还要好。
同期日本的尼康和佳能还在苦苦求着美国爸爸技术转让,韩国连光刻机是什么都不知道,后世在光刻机领域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阿斯麦还没找到娘胎的方向。
至于苏联,路子已经歪了,根本就没比较的必要。
由此可见,在七十年代末,中国在电子设备的高端装备领域其实不比任何人差,甚至还得受人仰望。
然而由于体制的限制,观念的固化以及政策上的调整,中国的优势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直到后世,惊醒的中国才努力追赶,可距离七十年代的巅峰还差的很远。
当蒙建业从秦教授哪里得知其中的内情后,心里真可谓是百味杂陈。
即赞叹于当下中国电子工业的底子雄厚,同时也对未来几十年电子工业逐步没落感到伤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