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进京?(1 / 2)
刘轩一回来就看到蔡琰这副表情,初时还道自己的这位皇后遇上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后来见其吃饭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便直接开口询问了起来。
不想蔡琰的回答却是:“现今谣言四起,多言陛下不听良谏,久之恐误了朝廷大事。”
刘轩一听,才知道如今长安城内谣言已经传的这么凶,都已经传进皇宫里来了——当然,眼下的皇宫也算不上什么秘密之处,简直就是四处漏风,从上次南华能够借傀儡操纵之类的术法前来刺杀他就可以瞧的出来,虽然那天之后张辽和吕布都调动兵马加强了防卫,但是再怎么防护,这口口相传的流言也是防不住的。
同时他也没料到蔡琰担心的不是自己成为昏君,反而是担心流言越传越烈,会毁了刘轩的名声,那样的话对于眼下的汉室来说绝对是重大的创伤——皇帝不够贤明,天下间的才德之士再看到如今大乱的局势后,恐怕更加不会来朝廷效力了。
那样一来,这天下岂非会越来越乱?
她当然不晓得,刘轩根本不介意名声什么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巴不得把名声搞臭一些。
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些不老实的家伙引出来,最后再一网打尽,眼下这些流言不但无所谓,反而还帮了他一把。
至于朝廷的运转?刘轩相信只要继续下去的话,朝廷的诸多事项一样会正常运转下去,而目前朝廷中的人才已经足够自己调用了——而随着朝廷的势力慢慢恢复,那些真正的有才之人不会看不出来局势,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用担心人才?
“无碍,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虽然开导了一番,不过蔡琰的眉宇间多少还是带着些忧愁,晚饭吃的也并不多,但是这种事情也没法立刻证明,刘轩只能先将其放到一旁去。
不过说起人才,刘轩想起自己让卢植给刘备去了一封信,同时还有自己下的一封诏令,也不晓得如今怎么样了。
这段日子,因为虎牢关被攻破,长安这边可以更快捷的收到关东联军那边的消息了,眼下关东联军围在雒阳城外,正和城内的一些董卓残余势力较劲,不过据说雒阳内部并不稳定,甚至有自己乱起来的征兆。
除此之外,虎牢关破了之后,张济带着一部兵马南下冲向荆州,眼下在哪却不清楚,刘轩暗中猜测:这货不会又跑宛城去了吧?
不过张济的事情和他关系不大,就算张济真的在宛城站稳了脚跟,刘轩现在也没功夫去收拾他,不过张济若取宛城,必然和刘表冲突,也许可以派使者往刘表处,让刘表和张济先打上一阵?
说起刘表,前些日子终于收到了这位新任荆州牧的书信,据说其上任后重用当地贤才,借着当地大族的力量将当地匪患肃清,眼下正着手恢复民生。
这么瞧来,这刘表也的确有几分能耐,不过想起他随后几年也不知道是在荆州住的太安逸还是如何,一下就没了上进心——但刘轩就喜欢这样的宗亲,有能力而且野心有限,看来刘表那边有可能不用浪费兵力就重归朝廷治下。
麻烦的是荆州士族势力依旧盘根错节,掌控了当地许多事情,不能一一拔出,着实可惜了些。
这一点,从刘表到荆州赴任,竟然被逼得无法带半个随从入荆州就可以得知——上官到任,荆州士族居然无一人前往接应?若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对,没看刘表表态重用当地大族后,立刻就把所谓的匪寇给杀了个一干二净么?
往难听了说,这群家伙根本就是故意给刘表下马威,若你不用我,你这个荆州牧也就别当了,也许某一天就被贼寇剁了脑袋。
你用我,我们就让你在这个位置上坐的安安稳稳的,不过大事小事你得问问我们的意见,同时绝对不能影响我们这些人在荆州本地的利益……
经过刘表这事情,刘轩对于这些门阀大族愈发的厌恶了起来,不过一网打尽也不行,刘轩还是得继续奉行打一派拉一派的方法。
其中荆家和蔡家似乎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倒是黄家,本身是荆州望族不说,其中也有几个值得刘轩拉拢的人才——倒是那庞氏,俨然有点鸡肋的意思。
至于刘轩想要重用黄家,还是因为刘表上了一道表:因平乱有功,上表替黄忠黄汉升请功,并替其讨中郎将一职。
中郎将在这时候还是相当高的武职,在将军名号没有泛滥之前,中郎将是真正的实权派,这点从当初黄巾之乱时,朱儁和皇甫嵩也不过是中郎将,却统领大军就可以得知。
刘表虽然是州牧,但是这种重要的武职要任命与否还是得请示朝廷,本来这事情也不必请皇帝亲自决断,不过刘轩在意的是表上的黄忠此人,所以就将这表压住,暂时不做回应——皇上都不回应,大臣也不会说什么,何况黄忠也不在长安中,一个外地将领,他们也没太过放在心中。
也就是宗正刘艾时时来提醒刘轩一句:“刘荆州任一中郎将之衔还上表咨询,可见对朝廷极为忠心,此等忠臣又是汉室宗亲,绝不能寒了其心。陛下无论准还是不准,须得早做回应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