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传授化工(1 / 2)

加入书签

第十九章传授化工

陈晚荣的声音依然高亢:“皇上,臣以为就是把监军常设。监军不是由朝廷指派,而是从军队中挑选,他们负有稳定军队的作用,同时,他们可对将领提出的人选进行核准。当然,为了避免引起混乱,监军对将领提出的人选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监军不能指派人手。”

略一停顿,阿晚荣接着道:“皇上请想,一个人的本事再大,可以杀掉一个监军,甚至几个,十几个,却不能把一套常设的监军制度拔除。”

李隆基一开始不信,以为是乱说,听到这里,不由得眼睛放光。陈晚荣说得没错,历史上那些作乱的将领就是因为无人监督,或者监督不得力。朝廷并非没有派监军,而是监军给他收买了,任由他胡作非为。

再者,监军的人太少,作用有限,将领可以上下其手。若是设立一套常设的监军制度,会是怎样呢?

一个人再厉害,要想把一套制度给坏了,还真不容易。李隆基看着姚崇,问道:“你们以为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姚崇沉吟着没有说话,张守珪率先说话:“皇上,臣以为有道理。陈监军所说,监军来自于军队,那么监军也通兵法,就不至于瞎指挥,这于将领有莫大的便利。”

现在指派的监军要么文臣,要么亲信,真正懂得军事的不多,这让将领们很是苦恼。正是因为如此,陈晚荣能放手让将军们施展,不瞎指挥,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到将军们的认可。

张守珪是带兵的,监军对他造成的不便有多大,他再清楚不过了。

宋璟思索着道:“皇上,真要常设一套监军的话,那么军队里每一级都有监军,他们来自于军队,既懂兵法,又能稳定军队,将领要想坐大,也不大可能,此事,可议!”

姚崇接着道:“关键问题是要把职责明确下来,还要给监军以晋升之路。”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要是没有晋升之路,谁愿意去做监军?

李隆基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站起身来,拧着眉头,开始踱步了。陈晚荣自打和他相识以来,凡有事情,李隆基都是一念而决,如现在这般踱步沉思的事情不多。实在是这事太过重大,这是一个千年难题,无数人费尽无数心血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李隆基不得不认真思索。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过了老一阵,李隆基击掌:“此事可行,朕看这事就宋璟担起来。再把王忠嗣调给你,先把监军制度建起来。宋璟,你兼领兵部尚书,这事办起来就方便多了。”

宋璟一代能臣,上战场也许不行,用来做兵部尚书还是没问题,众人对这一任命没有异议。宋璟领旨道:“遵旨!”

李隆基重新落座道:“来,我们把这事好好议议,一定要议透。职责区分,晋升办法都要议清楚。”

于是,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商议如何设立监军一事了。

经过一番商议,细节就敲定了,一套常设监军体制就要在唐军中推行了。陈晚荣长吁一口气,心想:“要不是因为安史之乱,尽管唐玄宗到时已经沉缅于享乐之中,不太爱理政了,唐朝也不会那般由盛转衰,急转直下,唐朝的繁荣再持续几十年没有问题。有了这套常设监军体制,安禄史想造反,难度大了许多。一是,他能不能安插他的亲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使他安插了亲信,能不能保密也是一个问题。历史上,率先发现安禄山要造反的不是别人,是诗仙李白。只是,他是一个文人,谁也不会信他的话。有了这套体制,军队就稳定多了。要是连这套体制也防止不了的人,那只能说是天绝,我也无能为力了!”

这番商议费时极长,等到商议完,天都放亮老大一阵了。

“一个千年未解的难题,没成想,给陈晚荣解决了,还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完成的,真是万事新呀!可喜!”李隆基有些感慨。

解决军队的稳定性,就连秦始汉武都束手,他们能够调用军队,能够打胜仗,就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军队的法子,现在,终于解决这一问题了,姚崇他们不由得轻松一笑。

李隆基接着道:“已经到了新的一年,今年和突厥人这一仗,朕估计,会提前到来。默啜一定是在想,大唐一定会对他动手,他必须在大唐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拿下受降三城,因而,这一战等不到春暖花开之时就要开打。张守珪,过了上元节,你就赶赴军中。”

张守珪噌的一下站起身:“皇上,不必等到过了上元节,臣这就走。”

李隆基一摆手道:“今天是新年,你今天赶去军中,不合适。”

张守珪很是坚决道:“皇上,军情似火,臣越早赶去越好。这过年,等臣打了大胜仗,再来过也不迟!”

李隆基耸然动容,不由得站起身,打量着张守珪,轻轻击掌,赞道:“好!说得好!有你这豪言,朕这心可以放下了。好吧,朕答应你。你今天赶赴军中,等到天气稍为暖和点,陈晚荣再率领炮兵赶来与你会合。”

“遵旨!”

“陈晚荣,你刚成亲,按理说,派你出征有些夺人情。不过,你这监军做得还不错,至少没有将领弹劾你,多是颂扬之声。你和张守珪又合得来,只好委屈你一回了。”李隆基看着陈晚荣,问道:“你有什么要求没有?”

“要求?”李隆基不提还好,一提倒是提醒陈晚荣了:“皇上,臣主理军器监,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手,还需要良工。良工,臣打算自己来培养。不过,皇上要是准许臣在国子监开设一些功课,专门为军器监培养人才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你想到国子监去传授技艺之学?还真是异想天开!”国子监主要是传授四书五经,圣人之道,书学和数学所占份额太少,可以忽略。陈晚荣这一提议还真是大胆,李隆基很是惊奇,想了想道:“自你主理军器监以后,军器监做出的东西很多,样样都有大用处,要是能做出更多的好东西,那就更好了。好,这事,朕准了!”

陈晚荣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还得展开理论研究,这不是现在军器监的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还非得把触角伸到国子监不可,毕竟国子监才是唐朝读书人心中的“圣地”。要是在国子监开设课程,必然会吸引不少人到军器监来,到时,就可以把理论研究开展起来。

本以为要费一番唇舌,没想到李隆基爽快的答应了,陈晚荣大是高兴:“谢皇上!”

“好了!今天是新年,你们就去忙你们的!”李隆基一摆手,陈晚荣他们退了出去了。

一出大明宫,张守珪回到住处,带上人,直奔幽州去了。陈晚荣和他是搭档,不得不送,直送到建春门外方才回府。

一回到府里,郑晴,陈老实夫妇就围上来。陈老实的埋怨声老远就传了过来:“晚荣,你这都去哪里了呢?今天是新年,上朝也用不了多大一会功夫,你咋这时候才回来呢?”

陈王氏马上就维护陈晚荣:“当家的,你说得轻巧,晚荣不象你,没事也不回家。晚荣肯定是给大事缠住了,脱不开身。”

陈老实依然嘴硬:“那也得早点回家呀!”

陈晚荣拉着郑晴的玉手,笑道:“爹,娘,别说了,今天朝中有事。”

“朝中有事?那些上朝的不早就回来了?”陈老实不信。

他们是早就散了,只是陈晚荣和姚崇他们却没有那好运气,这事不能说给他知晓,陈晚荣一本正经的道:“爹,我说有事,肯定有事。朝中的事,我不便说给你知晓。你相信我就行了。”

“晚荣,爹哪不信你呢!”陈老实赶紧表明态度:“晚荣,我们商量着,等你回来,我们出去走走。过新年,出去走走,有好处。”

陈晚荣摇头道:“爹,你们去吧,我去不了,我还有事情做。哦,对了,我马上要赶去道长那里。”

“晚荣,不是说好了,今天要出去走走么?你咋变卦了?”陈王氏一脸的惊奇。

还是郑晴向着他:“娘,他是有事,你们多多体谅。”

“体谅,体谅!”陈老实有些口不应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