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背书也算才艺?(1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叹气呢?

原因无二,只是她觉得没有意思罢了,那些小朋友上台表演的才艺,在她看来,是何其的枯燥无味,何其的幼稚,何其的入不了眼。

当然,在大多数人看来,包括他们的父母,都觉得这些孩子挺厉害的,年纪轻轻,便已经学会了各种技能。

绘画,钢琴,舞蹈,吹奏……

确实,越是发达的地区,受教育程度越高,北海作为华夏的经济中心,受教育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哪座城市可以出其左右。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便会接受系统的训练,报名各类补习班。有些孩子,甚至还没有出生,便以花大代价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胎教。

目前,华夏的阶级分类愈发明显。

其中,最为体现这一现象的,便是对于后代的教育,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不计代价。

越是发达的城市,所谓的少年天才越多,各项综合考试的成绩,也是远超其它城市。

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

其实,只是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资本,打造了这么一些天才罢了。

虽说对于孩子而言,有些残酷,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确实可以让他们比同龄人更为成功,也更为优秀!

茵茵所在的班级,虽说四年级,但却也是学校的重点班之一,都是成绩格外优异的学生,而且,每一个都有所特长或者是,有数技傍身!

当然,他们确实要比同龄人优秀不少。

不过,与茵茵相比,却差得太远了,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由于是重点班级,所以,自然而然的重点对待,在教室的后面,摆着一排椅子,位置上坐的,除了学校的高层,还有几位过来巡视的领导。

对于做教育的人而言,孩子的成绩以及能力,便是他们的政绩,一个学校该显摆了,不是环境有多优美,师资力量有多雄厚,校内建筑有多气派,真正展露肌肉之处,是可以培育多少优质的学生!

之前网上报道过一个故事,原本有一个学校,多年来没有什么建树,生源也流失严重,濒临关闭了。

学校领导做过多番尝试,依然,也改变不了教育局领导的决心,抱着办好最后一届的决心,奇迹发生了!

在那一年的高考当中,这个学校破天荒的出现了两个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一时间,整个县城为之轰动。随后,学校不仅没有拆除,反倒一跃成为了当地的重点学校,教育局高度重视,源源不断的投入了大笔资金,许多学生家长更是带着自己的子女闻讯而来。

由此可见,展现一个学校强大之处,不是学校自身,而是学生!

"何厅长,这是我们年级最优秀的班了,在场学生全部都是精英子弟,接受的是最优质的教育,而其成绩,放在全市范围内也是拔尖的。"政教科的科长正陪同者教育局的领导何弈,讲述该班的情况。

何弈连连点头,为之称赞道:"果然不错,刚才那个小男孩弹的钢琴,是菊次郎的夏天,节奏以及旋律掌握得很不错,小小年龄,有这般造诣,实难可见,好好培养,没准以后可以成为钢琴家。"

在何厅长旁边,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女人,年纪大约有三十多岁了,手里拿着一个本子,以及一支笔。

每上台一个学生,她都会对其编号,并且对于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各个才艺,当场作出评分,不过,仅仅只是写在笔记本上,不会言传出来。

何弈扭头望了一眼那女人,轻声问道:"怎么样,有中意的吗?"

那女人摇了摇头,显然,略有几分失落。

而一边陪同的数位学校高层,也是眉头直跳,大为紧张。

这可不是一般的巡视,而是国家新成立的一项重大教育工程,名为“少年班”计划,其目的便是挑选出最优质的天才,集中教育,集中培养,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储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根据个人的特质不同,日后,他们发展的定位也会有所不同,可能会成为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

华夏的教育,虽说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却极少出现轰动世界的人才,诺贝尔得主寥寥无几,各类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是榜上无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的距离。

近代科学史上,改变人类进程的大人物当中,华夏没有一人入选。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一个民族的悲哀!

泱泱华夏,十几亿人,竟然诞生不了领先于时代的科技人才,愧对于五千年传承,更有负于文明古国的盛名。

国家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深知现有教育系统的弊端。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做出重大改革,不是一时之功,得徐徐图之,逐步进行。

而“少年班”计划,正是教育强国计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与人之间,还真不是平等的。

除去家庭背景因素,单论个人而言,差距也是有的,只是不太明显,依靠后天的努力,可是弥补。

但是,偏偏有一类人,天赋异禀,生来便有所特长。常人即便穷其一生追赶,也难以望其项背。

而“少年班”成立的初衷,便是培养这样的人,让其成为国家的脊梁。

然而,入选少年班的资格,极其苛刻。

那难度可比考入华夏最高学府,还要艰难百倍!

成绩是一方面,才艺展示又是另一方面。这些都只能作为参考标准,却不能左右最后的抉择。

学校领导有意无意的往那个女人的方向瞟了一眼,望见了她笔记本上所写的内容,清一色的B,连一个A都没有。

B算是一般。

A只能算合格。

只有S,才配得上优秀!

评分也只有S,才有资格加入少年班。

见状,学校诸位高层心头不由一沉,甚感沮丧。得了,这下估计是没戏的。

倘若学校有那么一位学生,可以进入少年班,先不说是多么大的荣耀,单凭政绩方面而言,都是莫大的成就!

全国不知多少所学校,仅仅是北海,便不知几何。

然后,可以入选少年班的,却是寥寥无几。

此时,诸位高层才真正意识到,少年班对于天才的要求到底有多么严格了。

这一个班的学生,在他们眼里,算得上是人中翘楚了。然而,在人家眼里却屁都不是,仅仅只得到了一个B的评分。

女人将手里的笔记本,缓缓合拢,目光微微一凝的道:"差不多了,我们可以走了。"

闻言,何厅长轻嗯了一声,正准备起身离开。

也正在这时,负责主持的女老师开口道:"好了,接下来有请咱们班的云茵茵同学,上台展现才艺。"

"茵茵,你老师叫你呢。"云紫兰在一边喊道。

闻言,茵茵听见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反应,只是不想理会罢了,一群小孩子的游戏,有什么好掺合的?

无趣!

也无聊。

上台也不过是被人当成猴子观赏罢了,技能表演得好,会惹得一大堆人不痛快,特别是那些家长,他们会觉得,为什么台上的那个孩子,要比自家孩子优秀?!

女老师语气温和的鼓励道:"云茵茵同学,不要害羞,赶紧上来,大家都等着你呢。"

害羞?

听到这两个字眼,茵茵忍不住一笑,都是一群小屁孩,有什么好害羞的?

像这样的场面,对于她而言,完全是小意思。

杀人现场都见过,又何况现身于众目睽睽之下呢?

云紫兰在一边催促道:"茵茵,你干什么呢?同学们都在等着你,怎么还不上去?"

最后,茵茵实在是架不住了,离开了座位往台上走去。

众人见到了这位云茵茵同学,然而,但凡是瞧见的人,无不为之诧异。

咦……

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小丫头,看上去年纪好小呀,顶多不超过五岁,这可是四年级呀,她是不是走错班级了?!

后面,原本要离开的一行人,突然停下了脚步,而那个眼镜女人,也不由得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台上,嘴里随之发出了一声轻呃。

"怎么了?"

"再看一看。"她道。

闻言,学校高层以及教育局的领导,神色各异,不过,什么也没多说,又重新坐回了座位上。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小?"何厅长问道。

一边政教科的科长回答道:"她只有四岁半。"

"嗯?四岁半读四年级!"闻言,何厅长为之变色,对此深感震撼。

科长一见有戏,当即便眉飞色舞的说道:"确实挺让人震惊的,这小丫头今年才入的学,不过,展现出来的能力,却是极为罕见,高中部的试题,她都能信手拈来,而且,几乎门门都是百分。"

"噢!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何厅长又一次震惊了。

闻言,那女人眼里的光芒,更加深邃了。

与此同时,云茵茵已经走到了台上,一边的老师道:"云茵茵同学,你想展示什么才艺?"

听到这话,茵茵愣了一下,她挠了挠头,回答道:"我不知道我有什么才艺,也没什么好展示的。"

台下一片哄堂大笑,当然,笑容是善意的,只是觉得有趣好笑罢了,并没有其它意思。

女老师也愣了一下,表情略显僵硬。

虽说云茵茵的成绩,在班内出类拔萃,在学校也是名列前茅,但是,确实没有见过她展现过什么才艺。既然都已经上台了,总不能让她什么都不做,便直接下去,于是问道:"那你都会些什么?"

云茵茵神色一动,回答道:"我会背书。"

蓦然,全场众人又一次大笑了起来,更加觉得有趣了。

背书算什么才艺?

女老师也挺尴尬的,只能硬着头皮圆场,耐心的问道:"你想要背什么?"

"什么都行,你们随便挑,哪一页,哪一篇课文或者哪一个段落,我都能背。"茵茵淡淡的道,像是说起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

听到这话,台下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小孩子们或者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大人们,无不略露异色。

"这小丫头在说什么?全都能背,开什么玩笑呢。"

"年纪不大,牛皮倒是不小。"

"呵呵,确实挺能吹的。"

大家都不信,以为是儿童的幼稚言语,见到这般情景,女老师只觉脸上无光,却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道:"那你背一下第十课的唐诗。"

"不背。"

"为什么?"

"太没有难度了,侮辱了我的智商。"

女老师:"……"

蓦然,台下有人起哄道:"小姑娘,叔叔考一下你,你不是什么都能背吗,我手里正好有一本《三国演义》,你从第四十一章开始背,怎么样?"

那人一边说,一边举起手里的《三国演义》。

那人是班内某个同学的父亲,那本书应该是买给自己子女的课外读物,正好放在桌上,于是才临时起意。

听到这话,众人为之诧异。

觉得难度太大了,不存在完成的可能,《三国演义》连大人都没有几个看过的,即使是看了,也未必背得出来,何况是一个小孩呢?估计认字还不清楚呢,怎么可能背得出其中挑选的一个段落。

茵茵抬头望去,瞅了那人一眼,问道:"《三国演义》分为很多版本,有文言文版,白话文版,精简版,修剪版,儿童读物版,还有海外英语版,你想让我背哪一版?"

闻言,全场众人都愣住了,那位笑得洋洋得意的男人,表情也随之凝固,喉咙有一丝干涩,差点说不出话了。

众人还处在一片震惊当中,没有缓过神时,茵茵已经开始背了:"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

当背诵声响起的那一刻,教室内的所有人,无不是目瞪口呆,为之变色,为之傻眼,为之蒙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