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母凭子贵(1 / 2)
面对突然大量涌进西秦境内的夷民,很多人担心这些曾经对西秦虎视眈眈的蛮夷会因为积少成多,进而心怀不轨。
一时之间,力主驱逐的奏章雪片似的飞向大安皇城。
眼看着自己的同胞们将会再一次落入家国无依,流亡苦寒之中。
饱尽忧患,年轻的苏力青忧心如焚。
但因为他自身的尴尬身份,又不敢过于向朝廷陈表自剖心迹。
深恐因为自己的急于表白,反倒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惶恐之间,却突然听闻西秦皇帝力排众议,愿意继续容纳这些前往西秦投靠的夷民。
皇帝诏令传到郢都,自幼便坚毅异常的苏力青第一次竟失态到痛哭流涕。
当时便号令三军,摆下香案,跪拜叩接 皇帝诏令。
在西秦皇帝的诏令下,西秦对于其他国家的流民更是秉着来者不拒的姿态。
一时之间,整个西秦大有四海归心之况。
先头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大片沃土荒芜,处处村庄零落颓败的问题很快就得到改善。
西秦更四海八荒各处人丁的加入,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鲜活。
苏力青更是给所有的夷民下了严令,若想在西秦安居乐业,就得安分守己,该干嘛干嘛去。
在严厉的处置了几起因为在草原上养成的桀骜不羁性格而引起的打架斗殴,恃强凌弱事件之后。
那些原本闲散游荡惯了的夷民渐渐地,便开始收敛起过往的习性。
毕竟,谁都不愿意再成为下一个被鞭打,囚禁,进而被驱逐的对象。
再说了,一般的老百姓,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别有用心之徒。
在饱经饥寒离乱之后,谁都不会和温饱安逸过不去。
特别是如今的蛮夷草原,各个部族不停的分割抢夺地盘。
普通的牧民别说想好好的牧放过日子了,不走运的时候。
早上出去牧放,晚上连牲畜带性命都不见了都是有的。
想当年,王庭可汗筹谋了那么多年,兴师动众,想的就是扬鞭马踏海内,金殿铸建于西秦。
最终,枉自耗费了数十年的心血,几十万铁蹄却没有能跨进西秦一步。
柔如西秦之战,王庭几乎成了四海八荒的笑话。
缇于巴鄂可汗所有的基业不但毁于一旦,甚至连大名鼎鼎王爷缇弗王,至今仍然还在西秦为囚。
如今,他们竟如此轻而易举的,不费吹灰之力的,便在这富庶的西秦安家立业了。
这样美好的事情,简直要他们做梦都会笑醒了的。
于是,这些夷民便自发的相互监督提醒,收敛起往日草原上狂放的心性,渐渐地溶于海内温和民风之中。
西秦的黎民百姓生活逐渐安定,市井日益喧嚣之际,大安皇城里,金碧辉煌的安阳凤阙宫却愈发的沉寂冷清了。
说来也奇怪,只从皇帝登基之后,母凭子贵的王太后不但没有显得更加高兴,脾气反倒是渐长,竟是越来越焦躁了。
于是乎,安阳宫所有伺候的宫女嬷嬷们不但没有跟着太后扬眉吐气,日子过的竟是愈发的艰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