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伙计(1 / 2)
此外还有松子,各式干果,各类蘑菇,木耳,这一类的干货,辽东广袤的森林中要多少有多少,对南方人来说,亦是难得的珍品。
几百年后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在当时南北流通有多么困难……哪怕顾氏兄弟一脑门的官司,在进门到顺字行的粮行区域时,也忍不住多看了好多眼。
“那边是四海商行,是我们顺字行的兄弟商行,只卖铁器。”
顾廷秀道:“怕是也卖盐吧?”
“呵呵,这位小兄弟不好这么随意说话哟。”
看到顾氏兄弟打量着不远处的摆满了铁器的一个大门店,那个粮行大伙计便解释起来。四海商行和顺字行是独立核算,不过门店都是在一起的,这样既减少了门店建造和租用的成本,也减少了打地盘的成本。
虽然大明的铁器缺额令人咋舌,现在一年生铁产量只有永乐年间的一半都不到,而人口应是永乐年间的两倍以上,可想而知,生铁的缺口有多大。
不论是兵器甲胃还是民间的各式铁器,都处于一个严重的缺乏状态,而大明的矿业管理又是一团混乱,论起精细化管理和魄力连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都不如,不论是铜矿还是铁矿,开采量都远不及故宋,整个明朝二百多年的铸钱,还不及北宋高峰期几年的铸钱多……宋人一年铸钱几亿,明朝一次最多拿二十万来铸几千万钱,而且隔几年甚至十几年才铸一次,这怎么比?
铁器的生产也是一样,士大夫和皇家最害怕的就是矿工啸聚生事,对这种事不是想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而是干脆不开矿了事。
这种思维,类似男人可能会强奸便割了******一样,虽然奇葩,但省事。
省事是省了,产量亦是省了。
有明一代,铜矿不足,好歹有白银流入,稍稍弥补不足,铁器不足却是没法了,只能大家将就。
云贵西南一带,犹有不少百姓使用石犁犁地,就属“将就”之法了。
除了农具,生活中亦少不得铁器,再俭省,一把菜刀一把剪刀,再加一个铁锅,这是不能再少了,没有这个,就只得茹毛饮血,过原始人的生活了。
所以这年头的铁器门店,和后世的电器门店差不多的感觉,一样的“高大上”,顾家兄弟看的十分投入,眼热,亦不足为怪了。
四海商行,当然不止卖铁器。
盐铁两利最重要,四海商行成立时就是以盐铁之利注入,别的生意,不论干货还是皮货,还是物流流通,那是顺字行的利益,惟功以少量顺字行的股本加上四海商行,用来贴补军饷不足,赏奖中高级军官,使之不再汲汲于土地……这其实走的是东印度公司的路子,女王和大贵族投入股本,大量的有志之士出海,或是贸易,或是掠夺,当然几乎发大财的全部是掠夺,几年下来,环球数圈,抢的几万十几万磅的资产,除了回馈给投资者之外,剩下的当然入了自己的腰包。
由小规模零散的私掠,到成立公司,将贸易和掠夺公司化,公司的股东财富越来越多,实力也就越来越大。
荷兰,英国,都是在亚洲成立东印度公司,大肆掠夺,公司的实力当然也越来越强劲。
惟功现在的辽阳武装集团,走这种公司化的路子,绝对比封建化的分赐土地,使辽阳也出现一个类似辽镇的将门集团的结果要好一万倍。
前者进取而开放,后者封闭而保守,两者都有利弊,而毫无疑问,集团公司化在短期之内,利远大于弊。
由于辽盐的高产稳定,而且质量极优,包装都很规范,每包重量差距不到一斤,一包一百二十斤,内有十小包,分装清楚明白,容易发卖,这一年多来,淮盐还没有恢复元气,辽盐趁机抢占了大量地盘和市场。
到山东,河南,湖广,南直隶,浙江,五六个省的市场被拿下一半左右,到底销售多少对顾廷义这样的普通局人来说当然是个迷,以普通人的眼界来说,就是单纯的知道这个四海商行这两年在各地卖了不少盐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