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节 微微的情愫(1 / 2)

加入书签

紧邻广场矗立的高大深棕色建筑是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广场西面是塔克希姆公园,这里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个大型炮兵营。

穿过共和国大道便到了炮兵营的阅兵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片宽阔的空地被保留了下来。近年来,星级酒店和高楼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

塔克西姆广场附近有一段被纳兰涩琪和云落导游称为贫民窟的地方,这里经常会有小偷和强盗出现,南希一直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小心提防,想起在罗马的某条街导游也给过类似的忠告,还好现在华国人出行不再随身携带大笔现金。

(有时候想想很多奢侈品即使用麻袋把现金装过来也买不起,而且华国还有外汇管制……),小偷扒手自然不再钟情于纳兰涩琪和云落,只要足够小心,行走还算安全。

虽说这个广场也是用来纪念建国元的,但如果拿它同咱四海市的**广场相比不太合适,**广场是在封建社会的标志性建筑。

故宫的一座城楼上悬挂了新华国开国元的照片和开创新社会制度的标语,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广场其实并不大,但在旁边有不少繁华的商店街,十分热闹。

广场南面矗立着环形独立纪念碑,用来纪念共和国的创建者——万千土耳其民众无比敬仰的国父凯莫尔。栩栩如生的青铜浮雕将这位国父当年的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每到重大节庆日,总会有许多土耳其人自送来花圈,类似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土耳其的烤肉披萨饼特餐,相信许多饕餮看到此图都很有想法,不过其实味道真的都蛮特别,小尝了一下著名的正宗土耳其肉夹馍。里头加了好多香料,不习惯特调口味的人并不会觉得特别好吃。

厨房里还有不少帅气的厨师,见到纳兰涩琪和云落都挺热情,街上有不少类似华国快餐配给的小吃店,居然都可以刷卡消费,有的也收美元。其实不换里拉也可以很便利地走遍伊斯坦布尔。

街头卖彩票的摊点,真正的摇奖,在喧闹的街市上随处可见,看来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信奉“中奖改变命运,彩票照亮人生”的人。

在这条商业步行街上你可以有很多收获,这里跟a摸y的中山路有些类似,除了各种品牌店之外,也有售卖土耳其的各种特产和小吃,最重要的是价格比纳兰涩琪和云落之后去的大巴扎要便宜很多。也不用努力砍价。

一定要抓住机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因为这里的主要受众还是伊斯坦布尔当地居民,而在大巴扎逛的几乎都是外地游客。看到街道上方的灯饰,让云落想起了在瑞士因特拉肯的那个夜晚……

在伊斯坦布尔真能现不少亚欧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快餐式的小店,街上的民居建筑,各种占道经营……某一瞬间云落觉得仿佛自己依然置身华国。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样貌确实完全不同于东方人种,云落的错觉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文化交融点生活的他们都非常热情淳朴。纯亚洲人的过分礼貌和纯欧洲人的极度排外都让人觉得有些走极端,但两种文化在这里最终达成了和谐,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充分感受到了他们对纳兰涩琪和云落来访表现出的真诚欢迎。

红茶向东,咖啡向西,也许这里甜得腻的软糖,特色苦咖啡。黏黏的奶油冰激凌,各种奇怪口味的茶饮和加了混合香料的食物能够略微反映出土耳其人那可爱的个性。

在伊斯坦布尔的行程只有短短两天,第一天初略感受了别具特色的亚欧风情,第二天纳兰涩琪和云落从寻访古迹开始了解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明。

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生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与华国有关的部分有:这里连接了当年的丝绸之路。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阻断了亚欧贸易之后,又繁荣了纳兰涩琪和云落的海上丝绸之。

清晨打开酒店的窗户,拍下了伊斯坦布尔的第一抹阳光,远处是美丽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身边是即将建成的shoppingma11,如果日后有机会再次拜访土耳其,希望能够再到这里看看。

这种有多个宣礼塔的大清真寺在伊斯坦布尔随处可见,虽然这里的穆斯林相对开放,但整座城市依然充满了伊斯兰的宗教气息,不过一般的清真寺最多只有4个宣礼塔,接着纳兰涩琪和云落要参观的蓝色清真寺却有6个宣礼塔。

蓝色清真寺(b露e摸sque)其实是通称,得名于伊兹尼蓝磁砖的光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素檀何密清真寺(su1tanahmetca迷i),它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私nan)的得意弟子mehmetaga的作品,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旧市街的观光中心。

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建于17世纪,大圆顶直径达27.5公尺,另外还有4个较小的圆顶3o个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

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据说只有回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到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建造蓝色清真寺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却未倒坍。26o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地毯和阿拉伯书法艺术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在秋日暖阳照耀下熠熠生辉,门楣上的文字是阿拉伯语,据说土耳其之前的官方语言一直是阿拉伯语。

1928年之后,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后着手改革国家的语言,用以标志新国家与旧有奥斯曼帝国旳分别,才有了现在的土耳其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