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社工服务(1 / 2)
这天正是星期六上午,郑翼晨跟着李三光在外科门诊坐诊。
自从郑翼晨给李三光施行了几次针刺治疗,困扰他多年的慢性腰肌劳损不药而愈,让李三光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好感倍增。
闲暇之余,他们的对话,也多了许多话题,李三光身为权威脑科专家,开始跟他提及一些脑科手术的要领与步骤。
郑翼晨在外科住院部上班,偶尔也要作为手术助手上手术,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些常规手术,譬如包皮环切,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
至于最复杂,最困难的脑科手术,根本轮不到他上场,连在旁做助手的资格都没有,他也急欲填补这方面的空缺,听得津津有味。
他想要掌握好这些外科手术知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以此为根基,参透《黄帝外经》的内容。
自从得到玉简中的内经与外经文字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练习《黄帝内经》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而《黄帝外经》的文字,虽然也背得滚瓜烂熟,如何运用却没有半点头绪。
《灵针八法》,《望气篇》等内容,是《黄帝内经》缺失的文字,以他学习的中医功底,加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不难推敲出练习的窍门。
可《黄帝外经》成书之际,就已经失传。中医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外科知识,是一堆渣滓,对他学习《黄帝外经》的内容,没有半点借鉴的意义。
于是乎,郑翼晨逆向思维,想出一个学习《黄帝外经》的方法:西为中用!
不可否认一个事实,当今世界,西医外科的水平已经将中医外科远远抛在脑后,随着日子的推移,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既然如此,何不学习西医的先进外科手术知识,再利用这些知识,逆向倒推,独辟蹊径,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条中医外科之路呢?
如果换了其他中医,肯定会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不屑为之。
还在郑翼晨从来就没有中西门户之见,一想出这个方法,就开始如饥似渴吸收西医外科的知识。
现在他每天晚上除了练习太极拳,针法和呼吸吐纳功法,又多了一项工作。
就是观看有关西医外科手术的书籍和视频。
虽然目前收效甚微,但两相借鉴之下,再读《黄帝外经》的文字,心中也慢慢有些思绪,不会像之前那样一筹莫展。
那套花多百分之十的价钱从刘定国手中买到的手术器械,也一直被他藏在随身背包的底层,等待着它的处子秀。
时光飞逝,又到了下班时间。
郑翼晨和李三光告别之后,也不返回外科住院部,三步并作两步,一路飞奔。
他跑到医院门外的公交车站站牌下,不到三十秒,他要搭乘的381路公交车,在站牌前停了下来。
“还好跑得快,正好赶上了。”郑翼晨面不红气不喘,从前门上车,找到个位子坐下了。
如果是以前这样狂奔,肯定是气喘吁吁,自从练了那套呼吸吐纳的功法后,他的体力日益充沛,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他在江南村站下车,站在村前的牌坊伫立片刻,心里百感交集。
江南村,这个他与强叔相遇的小村庄,依旧是从前模样,并没有因为某人的逝世,而添上一丝悲凉的色彩。
牌坊依旧,斯人已逝!
郑翼晨从上班到现在,憋了很久的烟瘾,本来想抽上一根。
他左手拿着打火机,拇指用力,“嗤”一下火苗窜升,跃跃跳动。
突然间,他没有了抽烟的兴致,重新将烟和火机收回兜中。
他迈动步子,走向社工福利院。
社工福利院位于街角一个不起眼的位子,说是一个院,其实就是一间四十多平方的房间,用木板隔成两个房间,一间是办公室,另外一间是社工们的集合点。
郑翼晨远远就听见屋中传来谈笑的声音,看来已经有好些人集合完毕了。
屋里有四个人围成一堆,正在交谈,意识到有人进来,停止谈话,齐齐转头注视着郑翼晨。
长着一张肉乎乎圆脸,颇具喜感的莫大鹏上前和他击了个掌:“你可算来了。”
莫大鹏对郑翼晨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将一件印有社工福利院字样的红色马甲递给他。
郑翼晨将马甲套在身上,望了望他满月似的圆脸,蹙眉说道:“以后别吃太多肉,小心高血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