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以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如今是浮萍撼树不自量力。(1 / 2)
此刻的义帝,不过是谁也指挥不动的门面朝廷。在逼迫离开彭城,往南迁徙的过程中,树倒猢狲散。
一路之上,受不了苦的义帝宫廷之中的臣下们,纷纷离开,自谋出路。只剩下吕青等寥寥数人跟随,为这个昙花一现的故楚殉葬。
这便是人心,这也是乱世之心。弱者追随强者,乃天性。
如今的义帝熊心就是名副其实的弱者,而项羽却是掌控天下人生杀予夺的强者。今时不同往日,两人的处境,早已翻天覆地。
……
熊心与项羽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避免。楚地只有那么大,注定只有一个王者。
熊心为天下公约之王,民心所向。项羽武力天下第一,军心所向。然而,在这个乱世中,军心所向远比民心所向重要。
楚怀王乃项氏所立,在当时的天下,弱君强臣,才不会出现太大的分歧。但偏偏注定,王是明君,臣是强臣。
仿佛宿命一般,注定两个人不可能共存。
两个人之间的纠缠嫌隙,一直可以追溯到巨鹿救赵。熊心清楚,项羽对他的打压,除了政治利益上的行动外,有一部分是因为报复。
因为在巨鹿救赵前,他主持制定了天下公约:先去关中者王之。当时项羽请缨,愿意率领本部兵马进攻关中。
为了打压项氏一族在楚军中的威望,他断然拒绝。在那个时候,熊心已经感受到了越来越强大的项氏影响力。
当时天下秩序远不如现在混乱,天下臣民致力于恢复战国七雄局面。除了山东六国之外,天下有野心者唯一称王的机会——先入关中。
是熊心一言之间剥夺了项羽称王的机会,两个人之间的嫌隙自然是越来越大。毕竟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在某一种程度上,熊心此举相当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毕竟没有项氏一族,他熊心还是一个放羊小儿。
那里有后来的王权富贵!
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古以来皆如此。
……
不说陷入疯狂的熊心,走出简陋大殿的吕青,嘴角有一丝嘲讽。在他看来,时至今日义帝有此局面大多来自于咎由自取。
熊心断了项羽的称王机会,自然而然引来了项羽的暴起发难。巨鹿救赵途中,项羽斩杀熊心信任的大将宋义。
夺军自任楚军统帅,逼迫义帝追认即成事实。由此可见,项氏一族在楚军之中的威望与统治力。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发难。不仅是有预谋的,更是一种公然的决裂。
项羽杀宋义自任楚军统帅,将自己置于抗拒君王命令,窃取君王权力以解救国家危难的拂臣境地。
这便意味着,项羽与熊心失去了在同一体制下的共生的可能。
……
眼底有一丝无奈,吕青清楚熊心以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此刻的想法更是浮萍撼树不自量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