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发现(1 / 2)

加入书签

易信不知道,自己因缘巧合下的登陆,将会揭开一段被历史掩盖住的秘密。

在后世,各国科学家已经从DNA,从人种,从血缘上证实了不少印第安人与东方亚洲人属于同一人种。

世界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印第安人主要是一万五千年至两万年前从亚洲经白令海峡迁入美洲的。

从直观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脱脱就像一个中国人。

阿拉斯加的因纽特儿童照片,那留着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二致。

还有从一些画报上看到的中、南美洲丛林中的印第安人,你会以为他们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

毫无疑问,大多数印第安人(包括爱斯基摩人)都具备黄种人的特点:头发色黑且直,黄皮肤,铲形门齿,以及白种人和黑色人种所不具备的婴儿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

整个美洲大陆,从北方的加拿大,阿拉斯加,一直到南方的秘鲁,智利,都有不少部落有着东方人的显著特征,包括文化。

美洲文明之母,位于墨西哥的“奥尔梅克文明”就和中国商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等王室成员在周初和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失败后,逃亡到了美洲大陆繁衍生息留下文化遗存。

怀疑者认为,既然如此,为什么除了少数的甲骨文,美洲大陆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象形文字,甚至连车轮都没有呢?

整体来说,人们从来没有否认过曾经有亚洲人踏足美洲,因为在加拿大的西北,墨西哥,包括南美的秘鲁,都有一些部落留下的记载证实,这里的人们祖先来自亚洲。

但是,如果说所有印第安人都是源自亚洲,就有些牵强附会。

这一切都因为白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被掩盖在历史之中。

在白人踏足美洲之前,美洲有超过三千万印第安人,超过五百个部落。

但是到了后世,这些部落几乎全部消失,没人能够还原历史的真相。

而现在,整个美洲还没有白人的侵入,这片大陆上的人们,还在自由自在地野蛮生长。

易信一开始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找人上,而是先派出了舰队在不同的方向的巡航,期望找到同伴。

舰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制定了各种预防措施,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拢舰队,寻找同伴。

他们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找到了所有失散的同伴,但是因为各自有不少船只损坏,想要全部汇合,却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因为发现了蒙元时代的船只,他们随即决定改变航向,以易信登陆的地点为临时据点,寻找当地的土人。

手持美洲地图的他们,在出发之际,就被朱瞻基吩咐,他们的登陆地点应该在后世的温哥华和西雅图一带。

因为只有这里,才有贯穿美洲大陆的安第斯山脉的缺口,从这里进入北美洲的中部,甚至是东部。

除开这里,整个北美一直到南方的墨西哥,都有无尽的山脉,高原,沙漠,挡住了去路。

而北美中部的五大湖地区,那里是无尽的平原,还有无数的河流,是最适宜耕种的土地。

但是在这里,却不是印第安人主要聚居地,因为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心,是南部的墨西哥和南美的智利。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天气原因。

大部分印第安人并没有完善的纺织技术,北方的因纽特人,他们用兽皮做衣服,但是到了寒冷的季节,依旧死伤无数。

对他们来说,寒冷的天气是最大的敌人。

所以,大部分人都居住在热带地区,哪怕那里的土地不适宜耕种。

没有车轮的印第安人,他们的活动范围本就小的可怜,需求也少的可怜,对他们来说,温暖的天气远比肥沃的农田更重要。

但是现在他们被吹到了更北方的群岛之中,却没有想到能遇到东渡的蒙元后裔。

杨道这次出海,虽然只是一个千总,但是他身为羽林卫学出来的学员兵,是这个时代最受重视知识将领。

所以这次出海有二十艘蒸汽帆船,他就被分配到了五艘。包括一艘一级战舰,三艘二级战舰,还有一艘运煤船。

这种蒸汽帆船除了风帆,还需要大量的士兵,他手下的一千士兵承担着比其他船上士兵更多的工作。

当暴风雨来领的时候,其他的船只只能降下风帆,随波逐流,但是蒸汽船不同,依旧能够迎着风雨前行。

这也让二十艘蒸汽帆船都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只是断了几根桅杆。

这也让候显看到了这种蒸汽帆船的优越性,只是能够抵抗狂风暴雨这一点,就显得这样的船只的优越性了。

这几日,他一直忙着四处联络舰队,然后将那些船只需要的补给品运到每个需要的地方。

这也让他并没有时间上岸,跟那些陆军士兵一起去寻找土人。

这一日风和日丽,他们需要向南方四百里外一座大岛上运送修船的桅杆和烘干的木板。一共有十艘船被困在了那座岛上,不把船修好,就无法重新起航。

正午的日头有些猛,但是气温并不高,杨道坐在甲板的遮阳棚下,还在研究着美洲的整个地图。

他听殿下说过,因为是匆忙绘制,所以这份地图的比例并不规范,只能作为参考。

一座十万里大山,还有沙漠挡住了东进的道路,想要前往东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是海军,这一次的任务运送陆军进行登录作战,然后绘制海图和陆基图。

杨道已经接到了任务,他们这二十艘蒸汽帆船将要作为主要兵力,去绘制东海岸的海图。

所以他现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如何绕过东洲南部的海角,然后抵达东洲的东北部。

桅杆上的瞭望员突然叫道:“千总大人,发现炊烟。”

杨道一开始并没有在意,因为岛上流落的也有大明士兵,他们升起一堆火,也不足为奇。

从甲板上望去,远处的大陆就是一片阴影,看不清是哪里有炊烟。

杨道用镇纸压住了地图,说道:“是不是有船只在那里维修?”

桅杆上的瞭望员像个猴子一样,快速地从桅杆上爬了下来。“大人,那里并没有我军的船只,要不是一艘失散的船,要不就是这里的土著……”

杨道这才来了兴趣,接过了他手中的望远镜,挂在了自己脖子上,然后向桅杆上攀爬了上去。

这连续多日,失散的船只大部分都已经找到,而在视线之内,并没有发现船只。

杨道很快就搜寻到了一股向上的浓烟,虽然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楚,但是却能发现浓烟并不是海边升起,而是从山上冒出。

他立即大呼道:“左转舵二十度,降低航速。立即派出快艇,查探水深,礁石。”

船员们听见他的呼喊,立即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有条不紊地忙碌了起来。

甲板上的水手降低,调整船帆,调整蒸汽机的动力,而船首的领航员,则把他的命令一个接一个,传到船尾下面掌握船舵的船员那里。

两地的距离差不多十里,虽然船速降了下来,但是两刻钟的时间,船只就已经靠近了岸边。

船只所经之处,并没有发现有破损的船只,也没有发现有碎裂的木板。这也就意味着,这里并没有遭遇风暴沉没的船只和被困的士兵。

杨道的心里越发激荡了起来,真的是土人,到底是原生的土人,还是像殿下所说,蒙元或者是南宋的遗民呢?

他们还会不会说华夏语言?认不认他们这祖宗之地来的同袍?

五艘船寻找了大半个时辰,才找寻到了一处适宜驻船的港湾,还没有下船,杨道的心里已经激动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了几艘新的小船,这些小船虽然都像是小舢板,但是样式的的确确是中原的船只样式。

这也就意味着,这里的百姓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联。

两艘传令船在港口测试了许久,因为水太浅,不要说一级战舰,就连二级战舰也无法靠岸。

杨道已经等不及了,直接用旗语,吩咐将四艘传令船全部派了出来,先送了三百火枪手抵达岸边,然后自己亲自登上了这里的土地。

他的名下满编人员是1120人,分乘了五艘船,原本船上载的还有近千陆军士兵,但是因为他们正在协助修复受损船只,船上没有外人。

他留下大约一半的人员守船,抽调了六百士兵登陆。

在这个港口,杨道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虽然他看到了这里有人类生活的痕迹,但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区域,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各类病菌和瘴气的滋生。

他们在此前出海就已经体验过了,当地人习惯的环境,大明人去了之后就有可能患病,而大明人也给不少土人带去了灭顶之灾。

在西洲,因为他们到来,就有不少部落的人莫名其妙地死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