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计划启动(1 / 2)

加入书签

面对管宁的质疑,何白微微一笑,一百万套书籍在古人的眼中或者是个大问题,但在自已眼中又算什么。不就弄个雕版印刷术嘛,再以楷体或宋体字为准则,两、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弄到一百万套书籍。若是用活字印刷术,只怕更快。但何白不能提前拔苗助长,还是先用雕版印刷术吧。

何白笑道:“我有一法,可使短时间内得到一百万套成书,还无需使人抄写。”

管宁惊疑的问道:“国相,不知是何法如此神通?”

众人皆侧耳竖听,因为此时读书困难,相对来说还是因为书籍的难得。特别是对珍本孤本的借阅抄写,数万字还好,数十万字绝对是个大工程。而何白居然说一百万套书籍都是一个小问题,这又怎么可能?

何白正欲告诉众人时,突然想到,掌控与技术保密才是一个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雕版印刷术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势力培养大量的人才来说,却是有极大的好处。目前却不可以提前暴露了,免得被他人所用,提前增长他势的实力。还是等到天下大乱,各个诸侯只重视军备时再暴露不迟。

何白笑道:“此法我暂且不说,只要幼安能在半年之内建起足够的学校,召来足够的师资与生源。半年之后,一百万套书籍我准时奉上。”

管宁面色一下,肃容拱手敬道:“君子一言。”

何白大笑,也拱手说道:“驷马难追。”

这时郑玄才出言说道:“国相所书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老夫从中看到了国相对自已《阴阳五行之说》的真正实施。修直道主要是有利军队与商贾;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水利灌溉是有利于农人;兴建学校是有利于士人;兴建医院,培养医者是有利于世人。只是工程巨大,只恐钱粮人力不足,一时难以实施啊,非十年不能成功。若国相压缩在三年之内完成,但恐有急功好利之嫌啊。”

孙邵皱了皱眉,说道:“国相的计划于北海万民大利,若能按时完成,则是我北海之大幸也。彭守正,如若实施这些计划,将需花费多少钱粮?”

彭璆拱手拜道:“按国相所设,直道不但联通各县,还要在各县之中形成直道网。璆方才粗略计算了一下,北海国内需要一万里长十步宽(近14米)直道,虽然相较先秦时的宽五十步直道要小,但长度却不短,并非是一个简易的工程。一里的直道需要土石方材料两万钱,一万里就需两亿钱。人力的话,需征发十万人三月之役。”

何白轻咳一声,插言说道:“修路需要一次性成功,不可拖延日久,最好乘冬季的这三个月内完工为好。”

“十万人三月之役?”邴原惊叹的立即拱手叫道:“不成,不成,如此沉重的劳徭,纵分三年计算,一年十万人一月的徭役只怕都会引起全郡的民乱,更何况是在三月之内。国相,需知国内尚有五万黄巾贼啊,到时有黄巾贼乘势挑动,只怕整个北海皆反矣。”

何白微微笑道:“此役非苦役,服徭役者包食,每月给以六百钱的工钱,可以月结日结,试问还有人不乐意么?”

邴原闻言顿时一窒,喃喃说道:“官府的徭役工程还需支给役钱?”

众人皆是一怔,是啊,自古以来,无论是朝庭还是地方官府工程,只需征发劳役便是,又哪里需要支给工钱的。而每年所收的除徭役钱,那只是免除一个月的徭役罢了。若是有需要服徭役数月至半年以上的,交了钱也还要继续服徭役。若是质量不合格者,更有丧命的可能。便是累死、病死亦是常事。因此这才有童谣说不惧重税只惧徭役之说了。

何白整了整衣襟,这才肃容说道:“自古以来,天子与官员们都认为,民力乃是可以随时征发的事物。对于这点,吾不是很反对。有时大的工程如长城,帝王的陵寝等,是需要众人之力才能完成的。如不征发全国的话,难以聚集起巨大的人力。”

“但是,征发民夫服徭役,就必须让民夫们放下自已的事物前来奉公。然而有时工程量需要服数月或半年以上的劳役,如此民夫们势必不能返家操持家业。而百姓们家中失却了最重要的劳力之后,又错过了农时,那接下来一年的生活又该怎样过活?”

“吾闻始皇帝筑长城,长城之下寸寸皆有白骨。如此暴虐的行径,纵然长城有利于国,建之又有何用,先秦还不是二世而亡。所以吾以为,征发徭役是可行,但需以仁道之念征发。要分军役与民役,军役可以强征,民役则需以利诱之,以德化之。还不得对民夫滥施刑罚。只要补足了损失,纵然是整年整年的徭役,吾相信百姓们也是不会反对的。”

众人尽皆叹服,郑玄拜道:“国相真是仁义之君也,我北海能得何君为相,真是我北海的大幸也。看来老夫之前所盼之事,终于成现实了。”

彭璆沉重的说道:“如此单单工钱食用一项,就需支给二亿五千万钱了。加上土石方材料,就需四亿五千万钱,比今年的税收更多。而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农田水利建设,只怕亦不小于直道工程;兴建学校与医院,召良师、培育医者将又是一笔大的开支。璆粗略计算,无十亿钱恐不能成事也。”

崔琰这时出言说道:“清淤加固河道、陂塘整修与农田水利建设与民将有大利,兴建学校与医院与民亦有大利,吾相信百姓们只怕会踊跃而役,不会太过在乎工钱的。”

彭璆这才松口气说道:“如此当可减少三、四亿钱的工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